奇迹之荡气回肠——解析中国古代四大以少胜多战争

2020-11-11 09:45:19 作者: 奇迹之荡气回

一部好电影,往往都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震撼人心;一则好故事,往往都会有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引人入胜。

如果把战争看成是一部电影或者一则故事,那么,在中国古代,有四场战争,它们有着最精彩的过程和最意外的结局。能概括这四场战争的只有一个词——奇迹。

本文根据真实历史的记载,以时间为顺序来介绍这四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7年

地点: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

参战双方:A.楚军、赵军;B.秦军

主要指挥官:A.项羽、宋义;B.章邯、王离

双方兵力:A.约50000人;B.约200000人

结果:楚军、赵军获胜

战争过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很多被秦朝消灭的六国后人纷纷揭竿起义,秦军将领章邯、王离领兵四处镇压起义军。公元前208年,章邯、王离将赵王包围在巨鹿。赵王向楚王求救,楚王就以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将,发兵救赵。

哪知宋义消极进军,惹恼了项羽。于是项羽设计杀了宋义,接任主帅。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大军只带3日口粮,渡过漳水。之后他们破釜沉舟,迅速切断了章邯与王离的粮道。接着勇猛无敌的项羽和楚军将士以一当十,与赵军一起前后夹击,将章邯与王离各个击破,秦军全军覆没。赢得巨鹿之战后,项羽威名远扬,后来成为了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战争影响:巨鹿之战消灭了大部分的秦军精英部队,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战争解析:古代战争,首先拼的是兵力。一般情况下,兵力占优一方的主将都会产生轻敌之心,这在以多败少的战例中更是常见。项羽之所以能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关键是他激起了全军将士的士气,这才置之死地而后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切断对方的粮道也很关键。这不仅扰乱了对方的军心,还让对方两名主帅失去联系,不能及时地交换信息,成为一盘散沙。

后发制人,一统北方令诸侯——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参战双方:A.曹军;B.袁军

主要指挥官:A.曹操;B.袁绍

双方兵力:A.约20000人;B.约110000人

结果:曹军获胜

战争过程:东汉末年,天下再次大乱。各方诸侯混战,相互抢地盘。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北方军力最强大的袁绍就看不顺眼了,决定起兵攻打曹操。

曹操也不是省油的灯,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两军先在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打了几仗,曹操连胜。可是曹操一时也灭不了袁绍,于是向南撤军,与袁绍相持于官渡。

时间长了,粮草将尽,曹操心急如焚。恰好一袁绍的谋士跑来投降,告诉曹操袁军的粮草、辎重都屯于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曹操大喜,连夜派军火烧了乌巢。消息传到袁军,军心大乱,之后被杀的大败。

战争影响: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

战争解析:袁绍刚愎自用、轻敌冒进,导致许多良将谋士都纷纷弃他而去,这是他失败的主观原因。相反,精明的曹操则能听取手下的意见,在持久战中坚持到底。而且他还能接纳对方谋士的策略,火烧乌巢,这才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导演”完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后,曹操却又在另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中成了反面教材。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火攻连环,三国鼎立形势成——赤壁之战

时间:公元208年

地点: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参战双方:A.曹军;B.孙、刘联军

主要指挥官:A.曹操;B.周瑜、刘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