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在嘉兴写的这首词,不仅赞美了渔父形象,也赞美了嘉兴南湖

2020-11-12 10:33:41 作者: 朱敦儒在嘉兴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以富于画意的细腻笔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幅清新的画面:

西塞山前的江水,在春日里呈现出绿如蓝的景象,远处的山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叶扁舟静止在江面上,舟中一位老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当我们重读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时,与其说词中吸引我们的是江南水乡的桃花春水、烟雨迷蒙如诗如画的场景,还不如说吸引我们的是一蓑烟雨、从容自适、悠闲自得的渔父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贬谪之后,一度以渔父自居,“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笔下的渔父形象。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于是便呈现出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显然,这是一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父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渔父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渔父,是诗性的渔父,文人心中的渔父,是已经成为意象化的渔父形象。

渔父中叠加了许多故事、许多人生,不断地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以接力的形式书写。因而渔父的形象已经超出了本身,渔父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港湾。

宋代词人朱敦儒笔下的渔父形象,可以说正是这几种渔父形象的结合体,他曾经写过组词《渔父词》,用以寄托自己的精神和心灵。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宋代词人,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无心仕途,潜心研究学问。后来他经过别人举荐,一度进入仕途,担任过一些文职方面的工作。

相比于对仕途的热情,他更喜欢的却是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潜心学问的生活。所以朱敦儒索性辞掉了工作,离开朝廷,他选择了风景优美的嘉禾作为托身之所,过起了潜心钻研学问的隐居式的生活,嘉禾就是今天的浙江嘉兴。

(朱敦儒)

在嘉禾期间,他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来歌咏这种闲适生活的情趣。这六首渔父词都采用了《好事近》的词牌名,可见朱敦儒当时全然过着一种接近于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在其中一首《好事近·渔父词》词中,他这样写道: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在寓居嘉禾期间,朱敦儒几乎过着隐居的生活,偶尔也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闲聚闲聊一番,闲暇时光,他会驾一小舟,到嘉禾的江面上垂钓,作为消磨时光的一种消遣方式。

在这首《好事近》中,开头一句就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选择隐逸生活的的坚决。“摇首”二个字很传神,也很形象,是对“红尘”的否定,红尘在这首词作语境中指的是官场纷繁复杂的生活。

朱敦儒做出这样的选择,折射出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有意回避,亦或是对尘世的生活环境的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

这一态度其实具有普遍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比如唐代有一个叫孔巢父的人,他厌倦了仕宦生涯,于是他辞去了工作,到江东去隐居,杜甫为此还写了一首诗赞誉了孔巢父的人生态度。

杜甫在《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一诗中写道:“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孔巢父离开长安,选择到江东隐居,蔡侯为孔巢父设宴饯行,杜甫在送行的宴会上也为孔巢父写了一首赠别诗。在诗中他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表达了心中的挽留之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