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诗经》,我们已经对这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有这样的认识:诗经中对浪漫主义(思念、爱情诗篇)和现实主义(生活、役苦、劳作)的描写,成为了诗歌长河中永恒的主题。
《诗经》构筑了一代又一代爱好文学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和充满坎坷的人生旅途上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求知如渴的学子们在浩瀚诗海中汲取营养。
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的:“《诗》(《诗经》)正而葩。”《诗经》以其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绚丽而绮美的文字意象,描写了古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与画面,才在中国传颂咏唱两千余年而不衰,脍炙人口数百代而不厌,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yǔ)!”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中的诗就是指《诗经》一书,《诗经》中共有诗歌305篇,说诗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而已。
“一言以蔽之”就是说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这一句其实是孔子引用《诗经》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评价《诗经》。
“思无邪”出自于《诗经·鲁颂·駉》中的“思无邪,思马其徂”。此处的“思”是语气词,也可作思想解释;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现在看来,后一种解释更符合诗经的本意。
《诗经》中常用的赋、比、兴艺术写作手法被后世历代诗人传承,学习,借鉴和应用。同时《诗经》也是一部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其中许多诗歌记载了关于商周民族起源的传说,商周之际的许多历史大事件和民族早期活动的史实。
《诗经·国风·周南》中的第四首诗《樛木》,这是一首描写当时婚礼习俗的诗歌,这是一首在表达感情上非常平和优雅的婚礼诗歌,也非常内敛含蓄的表达了对新婚的祝福,我们也能从诗句中对西周初期的婚礼习俗有一个了解。
一,《樛木》,原诗如下: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二,诗中字词的注解
(1)樛(jiū)木:茎干弯曲的树。朱熹的解释是“木下曲曰樛”。
(2)南:南山上。
(3)葛藟(lěi):就是葛草,葛草的茎蔓延缠绕到樛木上。
(4)纍(léi):系,缠绕攀缘的意思。
(5)乐只君子:乐,欢喜。只,语气助词。君子,德才兼备的男子。朱熹解释是文王之妻后妃太姒。
(6)福履:福履,就是福禄的意思。
(7)绥(suí):安好,安定的意思。
(8)荒:遮盖的意思。
(9)福履将之:将,扶住,护佑的意思,诗中指葛草的藤蔓遮盖在樛木上,这是《诗经》中比兴的用法,比喻葛草的藤蔓保护住了樛木,有庇佑,荫佑的引申义。
(10)葛藟萦(yíng)之:萦,萦绕,缠绕的意思,和上句中“纍”字和“荒”字意思接近。
(11)福履成之:成,成就成全的意思。
三,优美的诗意
南山上茂盛的树林中,有一棵树干向下弯曲的大树,地面上生长着密密的葛草,葛草的藤蔓缠绕在树干上,不断的顺着树干向上生长。来到南山上的这位君子,内心是多么愉悦,所有的快乐幸福和好运都会来到他身边。
南山上茂盛的树林中,有一棵树干向下弯曲的大树,地面上生长着密密的葛草,葛草的藤蔓缠绕在树干上,绿绿的葛草的叶子将树干全部覆盖住了。来到南山上的这位君子,内心是多么愉悦,所有的快乐幸福和好运都会围绕在他身上。
南山上茂盛的树林中,有一棵树干向下弯曲的大树,地面上生长着密密的葛草,葛草的藤蔓缠绕在树干上,细细的葛茎绿绿的葛叶将树干全部覆盖住了。来到南山上的这位君子,内心是多么愉悦,所有的快乐幸福和好运都会围绕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