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会看到春秋时期的主旋律是尊王攘夷而争霸,战国时期的主旋律则是变法改革而称雄。再往细了看春秋时期,除去初期的齐国和末期的吴越争霸,中间则是晋楚百年的争霸史。晋楚两国实力相当,时不时上演争霸战,这也导致很多中小国家尤其是夹在晋楚两国中间地带的国家,如郑国、陈国、蔡国等朝晋暮楚,成了墙头草,谁强跟谁,谁弱背叛谁。而伴随着晋楚争霸的还有另一个可能会被忽视的现象,即楚才晋用。
春秋时期,楚国人才流失是很严重的,如果单纯的只是人才跑到别的诸侯国去定居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楚国的人才往往到了别的诸侯国就会反过来对抗楚国,这给楚国带来了不少的祸患,楚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外逃人才就是巫臣和伍子胥。巫臣曾对子重和子反留下这样一句话: “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伍子胥则对自己的好友申包胥留下了这样四个字:“我必覆楚”,巫臣在晋国确实让楚国疲于奔命,而伍子胥到吴国也确实差点就让楚国灭了国。
当然,伍子胥选择的出逃诸侯国是吴国,而不是晋国,这里需要对伍子胥所处的时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伍子胥父兄被杀的时候,晋国六卿之乱已经相当严重了,晋国国君式微,伍子胥这个时候不可能选择去晋国,即便到了晋国,他报仇的计划也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只能选择对称霸有了企图心的吴国来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而在伍子胥之前的百年时间里,楚国的大部分人才都流失到了晋国,在晋楚争霸中没少帮着晋国坑楚国。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楚才晋用”这个成语,楚才晋用反过来坑楚。
虽说伍子胥因为局势的发展并没有选择到晋国去,但是他的祖父伍举却差点出逃晋国,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47年,伍举的岳父申公王子牟因为犯了罪而逃亡,连累伍举被楚国人怀疑提前知道王子牟的出逃或者帮助了王子牟出逃。很难说伍举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是很明显的,楚康王也好,楚国的大夫们也好,都是怀疑伍举的。因此伍举只能也选择了出逃,他先是到了郑国,然后想继续北上到晋国去。对于到晋国去,伍举是有顾虑的,此时他年纪已经不小,并不愿意背井离乡,但是又害怕在楚国遭受非难。
在去晋国的路上,伍举与好友蔡声子相遇,将这件事告诉了蔡声子,蔡声子承诺一定要让伍举返回楚国,后来伍举就真的被迎回了楚国,得到了更高的官职和爵位。蔡声子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到楚国后对楚国的令尹子木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这就是成语“楚才晋用”的出处,当然,只有这么几句话,子木是不可能被说服的。蔡声子就列举了几个“楚才晋用”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是析公臣、雍子、苗贲皇和巫臣。并将“楚才晋用”的原因告诉子木,即楚国的刑罚太重。但其实,蔡声子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楚国刑罚确实重,但最根本的却还是楚国内部的权力倾轧,卿大夫之间的争权严重,在斗争中失败的一方,通常就会选择离开楚国到晋国或者别的国家去。
那么,蔡声子为何选择析公臣、雍子、苗贲皇和巫臣这四个人来举例说明的,实在是因为这四个人在晋楚争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是不利于楚国的角色。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这四人都做了些什么。
析公臣和晋楚绕角之役:
楚庄王继位后,楚国若敖氏一族开始作乱,先是公子燮和斗克发动叛乱,两人一度劫持了楚庄王,当时有传言说析公臣提前知道叛乱的事,但是并没有上报或者制止。析公臣害怕楚庄王的责罚,于是逃到了晋国。公元前585年,楚国攻打郑国,而晋国由栾书领六军救援郑国,晋楚两军在绕角相遇,最初晋军明显已经不敌楚军,但是,析公臣也在军中为晋军出谋划策,他太知道楚军的情况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析公臣对栾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