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引发的血案

2020-11-13 13:41:40 作者: 上有政策下有

明太祖朱元璋时,发生了一起未按规定程序使用公章而引发的大案,史称“空印案”,受牵连者数以万计,数百人被诛杀。

每年末,各个地方政府都需要就当年的收支账目和钱粮数目到南京和户部进行核对,两者必须账目一致才算审核通过,如果有哪个数字出了差错,需要和户部进行核实更正后,重新回到地方造册盖章再送到户部。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有的地方往返一次需要数月甚至半年。运气好的话,账目核对只修改一次,如果遇到哪个粗心大意的会计,数字错误较多,修改个几次也是正常的,那还没等弄清楚头一年的账目,又要开始核对第二年的账目了,那就更没法核对了,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一笔理不清的糊涂账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免于往返奔走,提高工作效率,聪明的官员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出发前都会备好事先盖过公章的空白公文,要是出错了就在新的公文上直接重新修改就行了,这就避免了在京城和地方之间往返奔波。其实这也不是明朝官员的首创,而是沿用了前朝惯例。这种既方便了同事又方便了工作的事情,大家都没有意见,也就都默认了这样的做法。

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只有一个人不知道,那就是皇帝朱元璋。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洪武九年,朱元璋得知此事,雷霆震怒,认为这是官员报团贪赃枉法,欺上瞒下,血洗大明官场的空印案就此爆发,数百颗人头由此落地。

这些被杀的官员中,有的确实罪有应得。拿着盖有各级地方政府公章的空白文书,就好比掌握了打开当地政府库房的钥匙,一些胆大妄为的官员就利用这个漏洞,上下勾结,虚报钱粮损耗,中饱私囊。在朱元璋对此案的审理过程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贪污事实。但是,也有很多官员是被无端牵连,他们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方便工作,不料却引来杀身之祸。明代读书人的榜样方孝儒的父亲,为官素来清廉,也因受此牵连,被投入狱中直至病死。

谁是死有余辜?谁又罪不当诛?这对草根出身的洪武皇帝来说已然不重要,从小就经历了贪官的剥削和污吏的欺压,切肤之痛使他对贪官污吏有入骨之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也就成了他日后惩治贪腐的一贯原则。

看来,作为公务人员,还是要按规定程序办事,投机取巧只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