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一打仗就缺粮,为何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都不缺粮?

2020-11-18 08:03:51 作者: 孔明一打仗就

无论是什么时候的战争,粮草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古代,只要有粮,即使困守孤城敌人依旧无可奈何,所以董卓才在郿县修建巨大的坞堡,在里面储存大量的粮食和军资,打算失败了就逃到里面养老,尽管很想法天真,但在缺乏有效攻城武器的当年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同样的,袁绍与曹操对垒时,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被对方摧毁了储备粮才导致军心动摇而大败。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奇才,面对粮食问题也是无可奈何,他几次北伐的失败,都与缺粮有重要关系。

公元228年冬,魏军在东线被孙吴击败,诸葛亮趁机二次北伐,魏军主力东移动,在西线的兵力空虚,蜀军出散关,包围了陈仓城,双方激战20余日,眼看守军将要支撑不住,可蜀军这时因为缺粮,之后无奈退兵。公元231年,蜀军再出祁山,攻击陇右之地,不仅割了魏军屯田的麦子,还将前来追击的司马懿打败。但魏军仅仅败了一阵后就开始怯敌,坚壁不出,这对于劳师远征的诸葛亮很是不利,割的麦子也吃完了,后方督粮的李严却未能及时将粮草运来,蜀军又只好退兵,将占领的地方吐了出来。

孔明一打仗就缺粮,一缺粮就得退兵,导致每次都是徒劳无功,自己也是劳心费神,最后累死在军中。但是之前的战国七雄,同样是连年征战,互相之间打了几百年都不缺粮,这又是为何呢?要说三国期间的粮食产量要比战国高多了,蜀地也是富饶肥沃。其实原因很显然,对比双方的军制就知道了。

战国时,中原国家还没有形成常备军制度,一旦要打仗,都是王临时召集百卿,百卿则带着自己的宗族和一些奴隶追随卿大夫,经过简单操练后就开赴战场了。在这种制度下,每一位成年男子都有参军的义务,一旦君王征召,农民就会放下锄头,到城堡中领取武器铠甲,为自己的领主作战。这种全民皆兵的制度有很多好处,君王会根据需要选择需要参战的人数,十丁抽一的话,其他九人就能继续耕种,战争一旦结束,其他人也会重新回归农田,下次再轮到别家的人去参战,也就是说,不管战争持续多久,耕种不会荒废,军队自然也就不会缺粮了。

到了战国后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目的也改变了,从原先的打服对手到兼并对手,为了更好防守那些兼并而来的土地,开始设立郡县进行管理,并且修筑军城屯兵,这些军队不再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是归于国家管辖,有国家统一招募和发军饷,成为常备军。秦国将这一进一步制度健全,汉承秦制,蜀更是脱胎于汉。

蜀汉实行募兵制,募集的军队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打仗,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职业化的,这样一来的优点是军队因为长期作战而得到锻炼,战力强悍。但问题是,要维护这样一支不生产的军队对粮食的需求是很大的。加之连连征战带来的兵力损耗,被抽调参军的壮丁越来越多,耕种田地的人也就逐渐减少,粮草进一步不足,前线又会打败仗,如此恶性循环。

曹操比较有远见,较早地看见了募兵制的弊端,开始在边境地区开展屯田制,也就由军队自己生产粮食,士兵每天除了操练,还要下田种地,一旦敌军来犯,就集结抵抗,这样也不用担心会缺粮了。诸葛亮后来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进行屯田,可惜实行没多久就去世了,并未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