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脱臭工艺的发展历史

2020-11-18 09:38:26 作者: 油脂脱臭工艺

20世纪80年代中期,Alfa-Laval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填料塔式大型化脱臭器,采用更有效的结构波纹填料。同时,脱臭前实现热脱色的可行性也得到验证。直到90年代薄膜脱臭才被广泛认可与工业化。如德国F.H公司推出的“变温脱色”、“热脱色(预脱臭)-填料塔脱臭"组合工艺(1993年)。

多年来,脱臭逐渐从“简单”的过程演变为一种关键的单元操作,对精炼油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前的食用油精炼中,脱臭也是去除游离脂肪酸(物理精炼)和挥发性污染物、不需要的色素被降解(热脱色)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的原理自第一次应用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脱臭技术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迪斯美干冷真空系统

1969年,Martinenghi G.B.首次提出干冷技术的雏形,并申请了油脂酸脱臭技术及设备专利。干冷真空装置用-40~-15℃的温度凝华油脂脱臭工艺蒸汽中的可凝气,从而减轻下级真空泵负荷。1984年,Merk等人对该技术又进行改进,申请了油脂脱臭工艺专利。目前邦基(加拿大、北美)、嘉吉(荷兰、北美的精炼厂)、路易达孚(加拿大1200TPD菜油精炼厂)、丰益(荷兰1000TPD棕榈油精炼)等厂己广泛使用该项技术。

现代油脂脱臭工艺已经并将继续稳步改进,以满足更高效的处理,降低生产成本、更大的成品油产量(目前1500TPD精炼厂似乎是标配)、更好的脱臭馏出物的价格。更加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脱臭过程的参数对食用油脂的营养、质量、食品安全(如反式脂肪酸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