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四射的一朵军花

2020-11-20 07:14:29 作者: 光芒四射的一

招兵干部哈哈大笑:“可部队不能等着你长个儿啊!”

正在后屋办公的科长走出来瞅瞅马旭,问:“上战场要流血牺牲的,你不怕吗?”

“怕死我就不来了!而且我还会自己疗伤,我家是祖传中医。”

科长眼睛一亮:“部队南下要打大仗了,就收你当个卫生兵吧。”

小丫头穿上肥大的灰蓝色军装,经过半年培训,跟着滚滚铁流一头闯进炮火连天的辽沈战役,又跟随黄继光所在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闯进抗美援朝的战场。她人小鬼机灵,在枪林弹雨中穿来穿去,为伤员包扎,为战士送食送水。敌军一发炮弹把她埋进土里,她使劲活动活动,小脑袋钻出来了,接着把军帽抠出来了……1952年10月19日晚,上甘岭战役打得极为惨烈十分胶着,四川娃黄继光用身体挡住碉堡枪口,壮烈牺牲,年仅21岁。志愿军官兵跃出战壕,高喊着“为黄继光报仇!”漫山遍野向敌军阵地冲去,与敌军决一死战,小小的马旭就在这支队伍里。战后,她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授予的三等功勋章。归国后,马旭被保送第一军医大学深造。晚年忆起出生入死的战争岁月,她激动地说:“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1956年,23岁的马旭被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经过多年的战火洗礼,又经过学习深造和实践磨炼,当年的“军中一小丫”成为一位医术高超的外科军医。虽然个子小小的,还梳着两条小辫,但说话高声大嗓,工作雷厉风行,手术台边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她被同事们誉为“军中一把刀”,老红军出身的陈再道将军有一次做手术,特别点名由马旭主刀。

1961年,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5军改编为空降兵军。这是我军一个全新的兵种,一切从零开始。马旭是出身于这支部队的“老兵”,遂奉命随队参加医疗保障工作。严酷的训练开始了,中国军人飞上天空,学习飞翔与降落。天空中风云变幻,降落点地形地貌难以预测,危险重重。战士们携带武器弹药,挂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不少人挂到树上,滚到坡下,落进河里,头朝下摔在地上,头破血流的,鼻青脸肿的,胳膊、踝骨、肋骨骨折的,不在少数。从大山深谷密林中把他们找到,再紧急送往战地医疗队驻地,要花费很多时间,常常延误治疗。马旭急了,强烈要求:“我要跟着战士一块学习跳伞!他们到哪儿我到哪儿,这样伤员才能得到及时治疗!”首长连连摇头:“跳伞是高难动作,何况中国还没有女兵跳伞的先例。再瞧你个头儿那么小,体重不足70斤,在空中遇到大风,还不把你吹跑了?”

1976年3月,为祭奠父母,马旭回到阔别30年的家乡木兰县。她特意立了一块新碑,前面刻上父母的名字,后面刻上自己的座右铭:“为人类贡献一切,为革命万古长青。”那次回乡,死气沉沉的村庄和穷困潦倒的乡亲,给她留下难以忘怀的创痛。或许就在那一刻,她萌发了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帮助家乡父老乡亲的愿望。从那以后,几十年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作风的马旭夫妇,对自己更加苛刻了。马老再没买过一件新衣服。一件绒衣的右袖口因伏案写字磨破了,她就把它剪掉,以至于两个袖口一长一短。家里的电视、冰箱、沙发、办公桌,一切都是老的,看着比她还老,只有一天一份的报纸和院子里生长的蔬菜是新的……

就这样,永远穿着一身军装的老两口从牙缝里,从漫漫时光的缝隙里,挤出了1000万元。

2019年6月28日,身穿蓝色迷彩服的马旭、颜学庸二老应邀飞赴哈尔滨。在驶往木兰县的车上,马老凝望着窗外飞掠而过的家乡大地,久久无语,不断抬手揩拭着滚滚而下的泪水,似在寻觅儿时的记忆。路过松花江大桥,她特意要求下车,凭栏远眺良久,口中喃喃说:“这是我的母亲河,我认识她,记得她,只是两岸风光变化太大了,太美了……”

抵达“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建设现场,马老一下车就张开手臂,向欢迎她的当地群众和建设者高喊:“乡亲们,木兰县的女儿回来了!”

乡亲们,木兰县的女儿回来了!

(作者:蒋巍,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作品先后获第二、三、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出版各类文学作品30余部。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