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的青铜炼制术是当时的一绝,加上秦军对弩箭的制造技术可谓超前那个时代,最终造就秦军的霸主地位。
秦消灭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在帝国的都城咸阳,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最后一次出巡东方,曾经亲自在东海上射杀巨鱼。巨鱼据学者推断应当是一种鲸鱼。司马迁记载:在这场格杀中,秦始皇和他的卫队使用了一种叫连弩的兵器。连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如果能够致鲸鱼于死地的话,这种武器的杀伤力必然令人闻风丧胆!秦始皇陵墓道门上曾装有能自动发射的暗弩,暗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一种远射武器,跟现在的步枪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由于增加了发射用的机栝,因而可以从容瞄准,待机而发。除了像弓一样可以使用臂力以外,还可以利用脚力或者机械力,弩的威力因此大大增加。据考证,弩有可能是楚人发明的。战国时期,楚国面积广阔,国力强盛,楚军是秦军的主要对手之一。在楚人的旧地,考古人员发现了不少战国末年楚国的弩。可秦弩在哪里呢?
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秦弩在沉睡了2000多年后,重新出现在阳光下。与楚国的弩相比,秦弩的弩弓和弩臂加大了许多,大大地提高了射程,威慑力也因而更强。瞄准用的望山也增高了,从而提高了远距离射击的准确性。有一种劲弩竟然在弩臂上重叠了一根木条,还夹有青铜饰件,显然这些装置都是为了增强弩臂的承受强度,使弩的射程更远。《史记》上说,战国时期,韩国以弩而著称,韩弩的射程超过了800米,而俑坑中出土的秦弩与之相比毫不逊色。
俑坑中的秦弩,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腐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而秦国劲弩的射程更远,极限可能在900-1000米之间,现代步枪的射程是在1500米左右。青铜剑在战场上主要用于防身和近距离格斗,而战国至秦期间,远射兵器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是当时的主导兵器之一。
在秦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一些呢?
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这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今天的射击训练,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弩机上的望山,在上弦时可以自动地把扳机重新调整到击发的位置。但它还有另一个不可思议的功能!
可以推想,在与匈奴骑兵厮杀的战场上秦军弩兵射击的情形。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