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四点才是问题的关键

2020-11-24 19:16:11 作者: 大唐衰败的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历史王朝总会在某个节点后盛极而衰。对于大唐王朝来说,这个节点便是“安史之乱”。那么,大唐衰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便结合今人观点进行剖析,看看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偌大的大唐王朝土崩瓦解。

第一个:亡于少数民族政策

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较多,自中唐以来便已诞生了此类说法,称大唐的覆灭与不完善的少数民族政策有关。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河北胡化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这一观点的引申。

隋唐建立于乱世,唐廷吸纳了大量周边少数民族,但安置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不健全,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胡化”的现象。有学者认为,一旦“胡化”在边远之地普及,这里便会产生一种离心力,当地的人民缺乏对大唐王朝的归属感,容易被其他势力策动。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唐朝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是相对成功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大唐王朝有不少胡人血统的大臣,这些大臣对唐朝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且行走在挽救王朝的前沿。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与后世的满清高度类似。清王朝虽将最高军权牢牢地控制在满族手中,但却任用了大量中高层外民族将领。

在笔者看来,李世民的少数民族政策是成功的,但李隆基的少数民族政策却是失败的。李世民坚持将军权控制在“自己人”手中,即便任用了大量藩将,掌握最高军权的仍是汉族重臣及李家人。相比之下,李隆基却没有把握好这一尺度,任由军权被拿捏在高仙芝、安禄山等藩将的手中。

除此之外,从两位大唐皇帝任用的藩将身份上,我们亦可发现端倪。

李世民任用的少数民族人才,多为出身高贵的少数民族权贵,如:突厥王子、铁勒王子等,无不是少数民族贵族。反观李隆基,他任用的少数民族人才多是出身草根的寒门子弟,即“多是杂种贱胡”,例如:安禄山就是个出身杂胡的死囚犯。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无法否认的是古代贵族阶层拥有平民所不具备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这些人一旦忠于大唐,往往会对中央产生一定的向心力。况且,这些少数民族贵族在当地享誉盛名,容易获得部属的拥戴。

相比之下,那些出身寒门的少数民族子弟,即便获得了高人一等的地位,也很难取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拥戴。在这种不服气的心态下,这些人难免会心生反叛之意。

第二个:亡于科举制度

近日笔者在网络上看到另一种观点,同样引人深思:安史之乱爆发的首因,是失意军人与失意士人结合。

这一观点,是前文中“华夷之辩”的反证,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给出的依据是策动安史之乱的幕僚多为汉人,而不完善的科举制正是这些汉人发动叛乱的首要原因。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虽然武周时期后科举盛行,但原有的门阀士族仍处于权力核心,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很难获得大权,即便有也只能算是凤毛麟角。

科举制的推行,无疑给广大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成为人上人的机会,但即便是在科举盛行千年后,这项人才选拔制度仍无法满足读书人的需要。在文学领域我们能看到,唐代文人大多自负,唐诗中出现最多的便是“怀才不遇”的喟叹。唐朝的读书人,大多希望学有所成,“学而优则仕”,极少会像其他朝代怀才不遇的才子一样隐居山林(即便隐居山林也都是在多年名落孙山后)。

对于无法中榜的士人来说,他们的出路十分有限。科举失意以后,不少文人(尤其是那些颇有才名者)都会远走河朔,在军阀手下当幕僚,走一条“曲线救国”之路。藩镇军阀,与这些落魄文人有同样的心境,那就是对现实不满。这两股对现实不满的力量相互结合,对原本的秩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汲取了唐代前车之鉴的宋朝,在重文轻武的同时,大量启用士人,让读书人的出路更多。即便是多年不中的倒霉蛋,亦能得到中央倾向性政策的支持,通过其它途径混到“铁饭碗”,所以,宋朝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