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要争皇位,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不好吗?

2020-11-25 12:03:02 作者: 康熙的九个儿

历史上始终存在一个争论,那就是康熙在去世的时候,所爆发的“九子夺嫡”的闹剧。康熙虽然自己英明一世,但是在子嗣继承这一块,却没有早早的下决定。在康熙所有的二十四个子嗣当中,有九个参与其中。雍正以胜利者姿态,最终成功完成了继承。这其中存在一个疑虑,那就是为什么个个都想着争夺皇位,难道说当个无忧无虑的王爷,岂不是更好吗?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探讨一番。

一、传承的混乱

众多周知,在清朝还没有成为统治者之前。汉人所建立的王朝当中,他们在皇位继承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在皇位的传承上面,就或多或少地减轻了争夺帝位的可能。但是清朝在选择继承人上面,却是有能者居之。这或许和清朝在创立的时候的因素有关,那个时候的清朝为了能够强大起来。有能力的人领导,的确有着很大的优势。

政策的实施本身是没有缺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入关之后,依旧采用这个措施。顺治皇帝如此,康熙亦是如此。皇位传承没有一个规矩的话,那么下面想要争夺皇位的子嗣,自然也就个个展现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够被皇帝定位接班人。二、 太子的不成器

康熙一朝,太子其实早就定下来了。那就是胤礽,这个在康熙定位接班人的时候,很大程度取决于康熙和皇后的感情。在皇后难产并生下胤礽之后,便随之去世了。再加上当时的皇后,是康熙四大扶正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地位超然胤礽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康熙钦定的皇太子。

可是皇太子虽然确立,但是皇太子的却是一个十分不成气候的。皇太子胤礽在位期间,深得康熙的宠溺,康熙本身就是一个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并且亲征葛尔丹的大人物。对于自己的儿子的期许,自然也要高出很多。但是康熙在重视太子的同时,也对太子十分的放纵。一个任性妄为的太子,在争名夺利的皇室中,显然有些格格不入,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利用。

康熙的爱护似乎超出了一定的界限,那就是在太子的教育上。太子犯错,康熙并没有教育太子,反而惩戒帝师。这样一来,更加助长了胤礽跋扈的性格。这样人的在后来的众多皇子中,不仅能力最弱,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没有心计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代帝王?三、 皇子中个个能力突出

康熙的几个儿子当中,个个能力突出,我们所熟知的四爷党,八爷党。雍正爷算是最能够隐忍的,在经历众多的风雨当中,也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以退为进”。当时的八爷,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八贤王”。而且在朝廷当中的势力,也是最为广泛的。以至于康熙说,老八是学我学得最像的人。

可是能够成为帝王,而且做出了那么多的大的决策的人,并且整日在深宫谋略的老皇帝康熙。八王爷的所作所为,自然逃不过康熙的眼睛。他自然明白,八王也想当争夺这个皇位。可是在众多的皇子中,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能力和特色,这也就导致康熙没有办法早点下决定。四、 为什么不能好好当个王爷

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尤其是当时的九子夺嫡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势力范畴。如果不能成为继承人,那么也就只能选择沉入谷底。况且,九子当中个个都有着自己的人生志向。为了后面的家族势力,以及自己的亲信,有些事情也就不得不做。

结语: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雍正在当上皇帝之后,那些曾经争夺皇位的人,自然没有较好的结局。想要当个平安无事的王爷,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的。首先你得向你的皇帝和兄弟展示你并无争夺的意愿。然而这些皇子很多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并不是说当个潇洒的王爷不可取,而是身处于宫廷争夺当中,一切事情就都不简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