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决定,两个错误:土木堡之役为何会大败

2020-11-25 17:41:48 作者: 两个决定,两

明英宗的亲征军在土木堡驻师之后干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修筑防御工事,防范瓦剌大军来袭。据蒙古方面史料《蒙古黄金史纲》记载,瓦剌军与明军“早途相遇,汉人筑起重围,无法接近”。也就是说明军驻扎土木堡之后并非被瓦剌直接炸营崩溃,而是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与瓦剌军形成对峙。第二件事就是挖地三尺寻找水源,这是关系全军安危之大事,直接决定了明军能够在包围中支撑多久。根据明人记载,明英宗驻扎地过去也是存在水源的(陆容《菽园杂记》载“此山旧有泉一道,流入浑河,未尝干涩,至此适涸”),可是明英宗不走运,大军驻扎时水源已干涸,明军一直深挖至二丈有余,仍然不见地下水,临时掘井之计划遂告破产。

八月十五日,十余万明军已断水三日,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官兵士气萎靡,濒临崩溃。恰在此时,瓦剌军竟然派遣使者到亲征军的营地来议和休战。与此同时,明军发现包围了他们三天的也先部队竟然全部撤围了。在大军饥渴交加,军心不稳之际,也先忽然遣使议和无异如遇甘霖,加上瓦剌军撤围,朱祁镇到底太年轻,选择相信也先,下令全军开拔。快渴疯了的明军听此令如蒙大赦,随后奔出防御工事,向南方水源处一哄而去,全军秩序大乱。

英宗做梦也没想到,所谓议和不过是也先的诱敌之计,当明军向水边蜂拥之时,忽然杀声震天,马蹄动地,瓦剌骑兵从四面八方奔袭而来。接下来就发生了《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的一幕——“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

国历图片剧《土木之变·王振殒命》

瓦剌骑兵四面八方杀来,已缺水三日,士气萎靡毫无准备的明军瞬间成了待宰羔羊。瓦剌军持枪入阵,左突右刺收割无数人头,同时箭如雨下,乱作一团的宦官、大臣、侍卫们皆被射成刺猬。有意思的是瓦剌兵主要目的不在屠杀,而是抢夺兵甲器杖,一边破阵,一边大喊缴枪卸甲者不杀。面对凶悍的瓦剌骑兵,阵脚大乱的明军只顾丢盔弃甲,全无抵抗之意。这已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全军大溃逃!亲历这场帝国灭顶之灾的李贤后来写道:“(明军)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所弃兵甲器仗)累跌如山。”

在这场屠戮中,不仅数以万计的明军士兵化为瓦剌骑兵的刀下亡魂,还有跟随英宗亲征的数十名文武官员也大多成了牺牲品,他们有:英国公张辅,此公早在朱棣当燕王时期就已崭露头角,是正统朝尚存为数不多的“靖难老兵”,永乐年间参与征讨交趾、北伐蒙古诸役,宣德年间又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这位四朝老臣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想不到这次以75岁高龄随驾出征,竟殒命于土木堡,令人唏嘘;兵部尚书邝埜,亲征前曾多次劝阻,不为英宗所纳,回师途中又数度苦谏英宗迅速进军,受辱于太监王振,至土木之变,竟也为之陪葬;户部尚书王佐,自出仕以来,所到之处,事无不办,办必有果,政绩茂闻朝野,不想也在这次亲征中魂断土木堡,是为明帝国之一大损失。此外,死难者还有泰宁侯陈瀛、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襄、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曹鼐、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等数十位勋贵、大臣。

当然,那位权倾朝野,作威作福的大太监王振也殒命于土木堡之役,只是这位大太监之死也与他的出身一样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