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明朝的气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对于君王死社稷,历史上国破身死的皇帝不在少数,我在这不多做评价。而天子守国门确切的来说叫国都守国门。
国都守国门
纵观历史,一个国家建都之后,必然要不断向外扩张,尽可能的为都城扩展出足够的纵深,来保证都城的安全。强如秦,统一之后即收复河套,屏蔽关中;西汉收复河套之后,进而建立外长城;唐朝为应对后突厥威胁亦建立三受降城。即使弱如南陈也连续发起北伐夺取淮南地区,以求为建康夺得战略纵深。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防御需求,无论是主观愿望,还是客观事实,都要求国都不能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否则这个国家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很是有战略远见,他设立了塞外诸多卫所,在北京以北的防线上,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开平卫、兴和卫、大同都司、东胜卫,形成了明朝最外围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塞外卫所相互呼应,配合以山海关、蓟州、宣府、大同为中心的第二道防线让明朝的北部防线从点到面,形成了一个立体有效地纵深防御体系,将明朝的势力范围向长城以北推进了数百里。进则可以直接打击漠南蒙古心脏地带,退则可以通过前沿警戒体系,监控蒙古动向,压缩蒙古人的战略选择空间,让其在漠南无利可图又随时面临打击,自觉退回漠北。即使蒙古人突破第一道防线,也会遭到燕山阻挡,无法进一步深入,明军则可以从容集结主力反击,一线其他诸卫还可断敌后路。
朱元璋时期的防御体系(长城外的黄色部分)与中后期九边防御体系对比
但是在靖难之役后,塞外诸卫逐渐废弃,朱棣凭借其对蒙古的疯狂进攻,掩盖了塞外诸卫的战略价值。在其去世之前,明朝制度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后来的皇帝不但不行改革,居然奉行收缩政策,九边防御,将大量兵力沿燕山一线布置。这样一来,燕山成为了第一线,那么北京就必须成为第二线。
北京成为二线的后果是整个防御重心必须以北京为支点,部署重兵准备反击。燕山一线反而只能布置少量兵力,只起警戒、牵制、消耗作用,这就像汉唐以黄河以北为一线,却在朔方部署重兵一个道理。但是作为明朝国都,北京承担不起面对兵锋的政治错误,只能在九边部署重兵,以求在一线阻挡敌人。事实上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战略,分兵把守漫长的一线必然导致兵力散布容易被敌人突破,突破之后又没有兵力用来集结反击。后来皇太极五次入关如入无人之地,正是这种线式防御的恶果。如果明朝真想退缩保守,就应该像明仁宗一样迁都南京,让北京成为燕山防线的支点,也可以有效防止敌人入关。
国都守国门与瓦剌内侵
纵观有明一朝,除太祖,成祖锐意进取,其他皇帝皆保守懦弱,无所作为,进不恢复塞外,退不迁都南京,只要维持了面子,不惜让北京时时刻刻面临威胁。明宣宗继盛世之威,内不改革制度,外不恢复塞外诸卫,在各个战略方向上全面收缩,放弃战略要地,却坚持留在北京,坐看蒙古做大,给后世留下一个烂摊子,所谓仁宣之治实则名不副实。
至于以天子守国门来彰显一群不思进取又死要面子的君臣的气节,正是宋明之后中国思想趋于保守,喜欢用个人道德行为评判国家问题,天子都守了国门居然不以为耻,知耻后勇,反而大谈仁爱节俭,引以为豪,真是可笑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