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拼命学隋唐,为何仍未建立中式帝制,任人欺凌?|文史宴

2020-11-26 21:41:06 作者: 日本天皇拼命

文/陈路

隋唐时代,日本多次遣使到中国,如饥似渴的学习隋唐文化,日本的政治、文化、观念都深受隋唐影响,但天皇即使权威最盛时,仍比中式皇帝差得很远。为什么会这样?最大的原因是日本孤悬海岛从未大陆势力被彻底征服过,而这令日本社会与中国十分不同。

在了解了天皇的诞生之后,我们将进入正题,即对日本政治制度演化的讨论。

在很多对政治制度的讨论中,从某个文明的政治智慧或者德性入手进行讨论,是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但在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讨论中,笔者并不打算延续这一自古典时代以来就屡屡被使用的范式,而打算通过对具体政治活动的考察,来对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化进行探讨。

如同世界上其他文明一样,早期日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演化,也是一个不断的强化王权的过程。

被各氏族推举为巫王的天皇一族,不仅不想将自己的权势仅仅局限在祭祀方面,而且对于其他氏族的领地与财富也垂涎三尺。而大和地区的各个有力氏族,则想通过天皇来扩大自身的权势。

于是在大和王权诞生后的数百年间,天皇与有力氏族,有力氏族彼此之间,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权力斗争。

而在这一连串的权力斗争中,天皇一族巧妙的利用氏族首领们的野心与其彼此之间的矛盾,不断的扩大着自身的权势。

到公元9世纪摄关政治建立之时,葛城氏、苏我氏、物部氏、大伴氏、平群氏、忌部氏等大和王权的有力氏族不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就是被彻底边缘化。朝堂中的重要职位几乎被外戚藤原氏及皇族出身的源氏、平氏等所谓的贵种们所独占。

藤原道长与紫式部

除此之外,天皇们还通过渡来人集团及向隋唐派遣的留学生,引入先进技术与政治文化,建立起律令制国家体系。并且通过向各地派遣国司,逐步架空在地方权倾一时的国造,强化对各地的统治。

到公元11世纪末,随着天皇退位,以上皇的身份操纵国政的院政制度正式确立,最后一个大和时代的有力氏族藤原摄关家也开始被架空。天皇一族终于彻底掌握了对朝政的控制权,似乎离建立隋唐帝国那样的专制王朝也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这一切却并非发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成也氏族,败也氏族

在笔者看来,政治制度的演化,其实如同化合反应一样。虽然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生成新的事物而进行演化,但其永远只可能在既有元素间进行重组,而绝不会凭空生出新的元素。

好比氢气与氧气燃烧会虽然生成具有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水,但绝不可能产生含有碳元素的二氧化碳。

当然政治制度的演化要比实验室中进行的化合反应要复杂的多,而更类似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化合反应。即在演化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元素加入进来,从而对政治制度的演化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但即便如此,在政治制度的演化进行之时,即存的政治元素将会构成一个强条件,限定政治制度的演化方向。而外来的元素,特别是来自异文化的元素,如果不能将即存政治元素彻底打碎,其所能够发挥的影响,便必然会始终受到既有政治元素的限定。

因此,虽然天皇一族与隋唐的帝王一样,对于扩张自身的权势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也不乏巧妙的政治手腕。但是现实的政治环境及其所能掌握的政治资源,却不足以支持其野心的实现。

中国的皇帝们之所以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建立起一套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封建宗族的灭亡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封建宗族的灭亡,不仅使得先秦时代以封建宗族为核心构筑的政治秩序彻底崩溃,而且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一种以个人而非次级共同体为核心的散沙化状态,从而使建立秦制成为可能。

而与此同时,不依附于任何次级共同体,或是其所依附的次级共同体需要皇权来赋予其合法性的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也为建立秦制所必要的官僚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政治资源。

也即是说,秦制的建立与维系,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封建宗族等次级共同体彻底瓦解的散沙化社会,是否有一个能够建立依附于皇权的士大夫官僚阶层这两个要素。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