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个太监掐着嗓子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场景想必在很多人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的研究一下历史的话,其实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场景是有不少的错误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起源于什么时候,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么读,又适用于什么时候。
我们在各种古装电视剧当中都听说过这句话,无论是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实际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叫法是起源于明朝朱元璋时期。根据明代余继登编著《典故纪闻》记载,因为在元朝时期圣旨上都写【
上天眷命
】,朱元璋感觉太过谦卑了,于是改成了【奉天承运】,意思是所做所说都是奉天的意思做的,非敢自专也。
而此外还有另一个说法,是出自明朝万历时期沈德符所写的《万历野获编》,据说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过,皇帝所拿的大圭要刻“奉天法祖”几个字。所以皇帝也被称作“奉天承运皇帝”,而旨上也要加上“奉天承运”。
也有一些人说【奉天承运皇帝】这个说法其实起源于更早。在创作于北宋的记载唐朝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唐会要》的卷十九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号。皆已停废。】“奉天承运皇帝”这四个字其实是唐朝太子去世之后别人给追封的尊号。其实这个说法大概也是有误的。
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唐会要》影印
因为这段话大致上是以讹传讹,在《唐会要》当中,这句话正确的是【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天皇帝之号。皆已停废。】,是【奉天承天皇帝】而非【奉天承运皇帝】。而且“奉天承天”并非是一个名号,而是“奉天、承天”两个皇帝的名号。《旧唐书·靖德太子[李]琮传》记载,天宝十一年靖德太子去世,他被追封为奉天皇帝。《旧唐书·承天皇帝[李]倓传》记载唐肃宗第三子李倓被诬陷,后被唐肃宗赐死,平反后追封为齐王,追谥曰承天皇帝。联系上下文,《唐会要》当中所说的应该就是这两位皇帝了。
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断句应该断在奉天承运皇帝后面,就像上面在《万历野获编》所写的,皇帝被称作是“奉天承运皇帝”。那么为什么在很多的影视剧当中都会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错误呢?
因为在出土的圣旨当中,奉天承运与皇帝诏曰的确是分为了列段写的,但是这么写得目的不是为了断句。而是因为在古代,皇帝与天是平等的,所以皇帝的名字要换行顶格写和天同排。于是,在圣旨上,“奉”字占第一列,“天承运”占第二列,“皇帝诏曰”占第三列。而在很多人看来的话,这个就变成了断句了,于是出现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错误。
而到了清朝时期,清承明制,也将这套继承了下来,同时,清朝为了表达自己入关一统中原,是天命所归,也是奉天承运的,于是将满族的发祥地盛京(意为大清兴起之地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沈阳)的名字改成了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