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其实早已被人预料到,可惜当时没人理会

2020-11-27 14:27:20 作者: 西晋末年“五

公元316年,长安失守,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衔壁出降,标志着西晋政权的覆灭。大批的北方汉族向南迁徙,与世居江南的南方汉族结合,建立了东晋王朝,后人称之为“衣冠南渡”。

西晋国土

而中国广袤的北方大地则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混乱之中。山河破碎、神州陆沉,称王称帝之人不下十数,战火纷飞,白骨露野,人烟灭绝,百不存一。河北殣相望,淮南耕成林,秦川血没腕,凉州依柱观。华夏文明几乎沦为一片焦土,后人称之为“五胡乱华”。

悲剧的始作俑者西晋司马氏难辞其咎,后世的口诛笔伐也在所难免。但在西晋的八王们沉浸于自己的权利之争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已经预料到了将来。以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站立在西晋摇摇欲坠的朝堂上,张开自己的臂膀,力图阻挡住眼前这辆在通往深渊的道路上疾驰的马车。

江充

这个人叫做江统,官至豫州别驾(职权非常大,相当于现在省里面的二把手)。在公元299年的时候,散居在关中的羌氐发生了叛乱,朝廷虽然派兵平定,但是关中地区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见到这般景象的江充忧心忡忡,费尽心力写下了一篇《徒戎论》。

江充在这本流传千古的《徒戎论》中,博引古今,历数了自周朝至晋朝开国以来夷夏之间的恩恩怨怨,依靠前世的借鉴来提醒当权者今日的危局,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晋书.江充传》记载《徒戎论》中内容:

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并、析支之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并州之胡,本实匈奴桀恶之寇也。......今五部之众,户至数万,人口之盛,过于西戎。然其天性骁勇,弓马便利,倍于氐、羌。若有不虞风尘之虑,则并州之域可为寒心。

江充由于亲眼见到了关中地区的混乱,在文中明确提出了将羌氐迁徙出晋朝国境的想法。此外,对雌伏在并州的匈奴部众也表现出极为的警戒,虽没有明言迁徙,不过意思也是非常明确的。

江充《徒戎论》意见示意图

只可惜,江充苦心的一番言论,换来的只是史书“帝不能用”四个大字。其后没到十年,天下大乱,江充的言论得到了验证,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远见,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淝水之战前的东晋国土

假如西晋王朝的当权者听从了江充的话,历史上那一段惨绝人寰的故事或许也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