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时,分别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但诸葛亮的政治势力比李严强太多,荆州派全部只听他一人的,元老派也支持他北伐的战略,躲在永安的李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年少的刘禅又无法起到平衡及制约两者的作用。
《出师表》中“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宣言明确了诸葛亮权臣的地位,好在,诸葛亮集权不是为了取代蜀汉,而是为了完成刘备的事业目标,病死在北伐前线,也给诸葛亮的人生带去了一丝悲壮。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是权臣中的异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少有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在权臣中作为正面形象存在,且广受赞誉的。这是因为他在成为权臣后的作为是和蜀汉创立者刘备的理想是一致的,所以能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五星好评。
五:东晋王导
西晋建立,传承两代后,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内耗中实力大损的西晋王朝无力驱赶入侵者,皇族司马氏仓皇南渡,并建立东晋、于是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马”是东晋皇室,“王”就是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王氏家族了,王氏家族还代表着一大堆跑到南方,以及本就来南方生根的世家大族,他们是支持丢土弃民的晋朝还能存在的主要力量。
王导的兄弟王敦曾发动叛乱,试图废掉晋元帝司马睿,在这种情况下,司马睿都不敢问罪就在他身边的王导,可见,晋朝皇室实际上只是世家大族们树立起来的招牌,权力始终在王导们手中,不过,没多少人同情晋朝司马氏,原因大家都知道。
六:唐朝仇士良
唐朝后期,权力场上最大的玩家是宦官势力集团,他们已经成为了可以擅自废立皇帝的存在,仇士良只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且难得善终的一位,所以选他出来作为唐末宦官集团中的代表人物。
和仇士良挂钩的著名政治事件是“甘露之变”,当时在位的唐文宗(唐朝第十四位皇帝)李昂不甘心权力被宦官集团把持,和亲信大臣郑注、李训等合谋,试图发动政变铲除宦官势力,当时,仇士良还不是宦官势力中的一把手。
但在政变进行中,因为仇士良的警觉,抢先把皇帝唐文宗抢在手中,并以皇帝的名义下达诏书平叛,政变失败后,参与此事的大臣全部被诛杀,仇士良摇身一变,成为唐朝的主宰。
唐文宗在“甘露之变”后彻底成为傀儡,临死前哭泣说:“赧、献受制强臣,今朕受制家奴,自以不及远矣!”他死后,仇士良伪诏立唐文宗异母弟李炎为皇太弟,后来拥戴他继位,是为唐武宗。
而仇士良此后累官爵至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观军容使、兼统左右三军、封楚国公。他拥戴的唐武宗政治手腕不差,和亲信大臣李德裕联手压制住了仇士良的猖狂,并逼得仇士良主动告老还乡。
仇士良告老还乡的当年,就在家乡病死,他能得到善终的原因是死得快,否则,放下权力的他,估计不会有好下场,他死后的第二年,唐武宗就对他进行了清算。
《新唐书》中记载:“士良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馀年,亦有术自将,恩礼不衰云”,后来的明朝宦官们,跟仇士良这样的唐朝宦官比,差远了。
七:金朝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说岳》中的大反派、四太子金兀术,金朝开国功臣,“靖康之变”的主要推手和参与者,曾追得宋高宗赵构逃亡海上,也曾在黄天荡被韩世忠杀得大败。
在宋、金合谋促成的抗金名将岳飞之死的事件中,南宋这边的主导是宋高宗和秦桧,金国这边就是完颜宗弼在主导。原因当然是他率领的金军精锐打不赢岳飞,只好利用宋高宗妥协投降的心思,用政治手段干掉岳飞,他写给秦桧的信中明言:“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