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陈胜为何不叶落归根,而长眠于芒砀

2020-11-29 02:25:13 作者: 揭秘陈胜为何

原标题:揭秘陈胜为何不叶落归根,而长眠于芒砀

陈胜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主峰西南山麓。195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陈胜墓,同年五月一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亲笔为之题写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2005年再次扩建陈胜园,近5000平米的陈胜园内松柏成林,群山朝拜,瞻仰者络绎不绝。陈胜园由门阙、山门、前殿、主殿、石碑、墓冢及东西厢房、历代农民起义碑刻组成。

据《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字涉,阳城人。关于阳城,史学界颇有争议。一说是在河南商水,一说在河南平舆县,还有一说在河南登封。陈胜(?——公元前208年)公元前209年他与吴广在宿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大泽乡镇)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自立为王。

陈胜自幼家境贫寒,“少时尝与人佣耕”。但他素有大志,不堪忍受阶级剥削与压迫,逐渐产生了改变现实的思想。一次劳动时,他“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和他一起干活的穷伙伴们觉得好笑,便应声问道:“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意思是说如此受人剥削,哪有什么富贵呢?陈胜叹息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他的远大的志向。陈胜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率先看到了这种贫贱、富贵的不平,并勇敢的提出了改变这种不平的要求。反抗命运的决心,犹如一团烈火在陈胜胸中燃烧。不久,他便以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公元前209年,即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用阴谋手段杀死其兄扶苏,夺得了帝位,史称秦二世。二世虽无始皇帝的才略,可他的残忍暴虐却超过了他的父亲。他一面大杀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一面滥施酷刑峻法,横征暴敛。弄得秦王朝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全国如同布满了干柴,只要有个火星,就可以燃起燎原大火。

这年7月,为防守边疆,秦二世大规模征兵,在去渔阳守卫边防的900个壮丁队伍中,陈胜和吴广两人被指定为屯长。他们在秦朝派来的尉官的监视下,一路晓行夜宿,当走到安徽大泽乡时,却遇到了大雨,道路泥泞,无法行走,耽误了行程。从宿县到长城边,迢迢三千里,在规定的期限内,无论如何也赶不到。当时秦朝法令规定,去守边的兵士,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报到,超过期限,不管什么理由,一律杀头。面对这种处境,陈胜和吴广商量,决定起义,从死亡中杀出一条活路。陈胜、吴广起义决心已定。为了树立威信,聚集人心,先行占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根据卜者的暗示,在帛书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派人买鱼,置入鱼腹内,然后烹食得之,众人惊讶不已,以为是天意,大家对陈胜也都另眼相看。

鱼腹藏书,陈胜为王,使众戍卒信以为真。为进一步取得众人的信任和支持,陈胜又令吴广夜深之时,在旁边的祠堂中,燃起篝火,学狐狸鸣叫,并大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不明就里的卒众皆夜惊恐。天亮时,人人议论,都看着陈胜,顷刻间陈胜众望所归,向而往之,为打击秦王朝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陈胜、吴广率领戍卒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陈胜对戍卒们说:“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于是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迅速攻下蕲县。陈胜派葛婴率兵东进﹐同时以主力攻占铚(今安徽宿县南)、酇(今永城酇城镇)﹑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城北)、谯(今安徽亳州)等县。广大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踊跃参加起义队伍。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区后,即决定进攻战略要地陈县(今河南淮阳)。陈县在两周和春秋时期,曾是陈国的都城。战国后期,又曾经是楚国的国都。秦灭六国后,又把陈县定为郡治,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陈县,对秦无疑是个重大打击。当义军进据陈县时,已拥有步兵数万,骑兵千余,战车六七百辆。陈胜在陈县自立为王,国号“张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