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逢乱世,如果能相中真龙天子,立一个从龙之功,那么位极人臣、千古留名也就是板上钉钉了。虽然那些开国元老的经历让后人眼红,但想要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却极不容易。比如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的结局就是被装入笼中,最后被一群妇人戳死;明朝开国六公爵无一逃过朱元璋的屠刀,无论文武;最宽厚的莫过于北宋太祖赵匡胤了,只是夺走大将的兵权,让他们能安享晚年。
▲韩信剧照
这并不是皇帝冷血无情,而是维护江山稳定的必要。毕竟开国皇帝年纪都不小了,一旦驾崩,继位者能不能镇住一群元老很难说,一个不好就是君权旁落,甚至来一出“黄袍加身”,直接为帝国敲响丧钟。对于一个新兴帝国而言,元老在朝堂上实在是弊大于利,因为他自己人望高,党羽众多,常常会压得新人抬不起头,这样连皇帝都不好提拔亲信了,直接影响到皇帝的权威,这是皇帝绝不能容忍的事情。
▲刘邦剧照
再者,如果将处理元老的事留给新皇帝,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新皇帝的才能是否足够压住这些元老的问题,毕竟不是谁都有康熙的本事。而且新皇帝上台就拿元老动刀,这将直接给百姓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甚至让大臣团结起来对抗皇帝。所以无论出于一个皇帝还是一个父亲的考虑,老皇帝都会选择由自己来承担清理元老的恶名,比如素以仁爱著称的汉高祖刘邦也不例外。
02
有人不理解刘邦为何在争霸天下时表现得宽厚仁爱,但夺得帝位后就开始清理功臣:韩信、彭越不得善终;张良、萧何被夺权隐居。其实如果明白了前文所说的帝王心术,这一系列举动就不难理解了。刘邦在晚年时,最后运用了一次帝王心术,这次他把屠刀伸向了樊哙。樊哙,泗水郡沛县人,吕后妹夫。没错,樊哙是刘邦的老乡,算是刘邦最早的左膀右臂了,两人之间友谊甚于君臣,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刘邦才把樊哙留到了最后。那么建国元老仅剩樊哙后,汉高祖刘邦死前为啥仍要杀绝?对此专家表示,看他娶的谁,再看吕后想让他干啥。
▲樊哙剧照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是有人告密说樊哙准备听从吕后吩咐,杀掉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而刘邦因为对戚夫人和刘如意极为疼爱,甚至想把皇位传给刘如意,所以大怒,马上派陈平和周勃去诛杀樊哙。陈平和周勃接到命令后立即上路。在路上,陈平表示,毕竟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刘邦可能只是一时冲动下的命令,如果就这么杀掉樊哙,可能被刘邦和吕后秋后算账。周勃就问该怎么办。陈平又说不如把樊哙抓回去听刘邦发落。两人计定后,陈平装作要宣诏引出樊哙,周勃趁机将其拿下装入囚车。
▲吕后剧照
回去的路上两人听说刘邦已经驾崩了,于是陈平就赶去灵位前痛哭,说自己二人不敢擅作决定,所以把人押回来听候发落,没想到陛下先驾崩了!也是由此,吕后没有把陈平治罪,还把他留在长安辅佐新君。至于樊哙更是一点事都没有,事后直接被放出来官复原职。
03
刘邦为什么要在死前急着诛杀樊哙呢?事实上,理由不单单是前文提到的吕后令其杀戚夫人和刘如意,更多的还是帝王延续国祚的权术。据史书记载,樊哙早期本是一介屠夫,是最早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元老,终其一生都未有过背叛或者违逆刘邦的举动。当初刘邦攻入咸阳,被其中的红粉枯骨,金银珠宝迷了心智,是樊哙冒死劝谏才不至于沉沦其中。再者,在鸿门宴上,也是樊哙挺身而出为刘邦解围,试想,这样一个忠心不二的人必是帝王身边难得的纯臣,刘邦却仅因为一个不知姓名的告密者就要诛杀他,背后心意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