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10频道有位节目编导便是其间一位,“他其时很年青,30岁左右,想拍有关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离的纪录片。在采访之前和我聊过一次,很自傲的一个小伙子。他告知我向来不信任有巨大上的英雄人物,他要从一个普通人的视点去拍照卢作孚。我说能够啊,没问题。”
卢晓蓉给编导供给了一些拜访头绪,他自己去了重庆、宜昌等地,采访了许多人,“包含民生公司的一些白叟,有的现已躺在床上了”。
编导回来今后,送给卢晓蓉许多采访的录音资料,然后眼中含着泪水,把他采访中遇到的事,讲给卢作孚的这位长孙女听。卢晓蓉感到他“整个人都变了,眼光很是纯真可亲”。她从编导的叙述中知道,那些老民生还那么殷切地怀念着现已逝世半个世纪的卢作孚。“他告知我,在一位老民生职工粗陋的家里,他看到白叟病榻边的墙壁上,还贴着卢作孚当年为民生公司职工写的条幅和文章摘要,他感动得不得了。”
编导还听一位老民生讲起卢作孚和蒋介石见面的故事。老民生回想起其时画面还觉得好笑,蒋介石一向点头哈腰,卢作孚反而一向从容不迫。卢晓蓉说:“祖父的确不是点头哈腰投合达官贵人的人,但他又能够在他们傍边斡旋,运用其间的缝隙来开展自己的工作,运用他们的支撑来战胜一些困难。他还游说交兵的两边,劝他们不要竞赛交兵,而要竞赛建造。”
卢作孚从前把三大相互敌对抵触的军阀请到一同开会,送给他们自己写的怎样建造四川的雄伟而详细的纲要和规划;还曾斡旋为了争抢军械而箭在弦上的两大军阀,中止烽火,改做生意。又发动挣钱的一方捐出一部分钱,在重庆北碚卢作孚创立的我国西部科学院里,建了一栋主楼,取名惠宇(捐钱方字“子惠”),惠宇楼如今仍在运用。而在他智勇双全的尽力敦促和民间力气的协同合作下,四川自1933年8月今后大规模的军阀混战根本完毕。
卢晓蓉的回想录出书后,仍不断有新的有关卢作孚的资料呈现。卢晓蓉一向和不少研讨卢作孚的学者保持联系,“他们只需发现新的资料都会发给我”。
撰写《卢作孚年谱》的学者曾因卢作孚是否参与过青年党,与卢晓蓉有不同观念。卢晓蓉说:“当年卢作孚参与了少年我国学会,学会有120多名成员。青年党有几个党员也参与了‘少中’。青年党的出书物中曾说到过卢作孚,他们以此阐明卢作孚也参与过青年党。可是我说卢作孚向来无党无派,假如他跟青年党有关,无非是青年党请他做点什么事。”最近那位学者给卢晓蓉来信,说的确是他误会了,当年是青年党想经过卢作孚替他们募捐。卢晓蓉说:“这位作者是一个很典型的学者,也是一个不见资料不说话的人,所以关于祖父是否参与过青年党的问题能够作定论了。”
最近又有朋友供给给卢晓蓉一份资料,是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写给卢作孚的一封感谢信。卢晓蓉说:“华东师大是我的母校,她的前身便是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更是主体。1933年校长王伯群请卢作孚帮他募捐,卢作孚募到了2000块钱,王伯群就此写信感谢。”收到这份资料,卢晓蓉即与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取得联系,了解相关状况。“馆长说他正在写一篇卢作孚和大夏大学的文章。”卢晓蓉微笑着说。
宗族员遵循着卢作孚的教训,家风家教还在
回想录附有一本别册,名为《祖父的遗产》,介绍了卢作孚留给社会和宗族的遗产。而别册中的文字,开始是卢晓蓉书稿的完毕部分。上海三联书店出书社的责编匡志宏在通读过书稿后提议,将这一部分独自提出作为别册出书。卢晓蓉第一次看到别册样书时有点疑问:“别册显得有点单薄,字号也比较小,会不会影响读者阅览?”出人意料的是,书出书后,不少读者的反响都是先看别册。
书稿到了出书社一段时刻后,卢晓蓉才知道,责编匡志宏和她是校友,也结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最近还得知她的硕士导师仍是我当年的同班同学”,真是异样的缘分。
卢晓蓉坦言,由于杂事多,自己用在回想录上的时刻是不行充沛的,书稿交到上海三联,排版后“自始至终才看过一遍,责编却不遗余力一向自动牵引着我走”。开始卢晓蓉忧虑这本书不会有人乐意看,匡志宏却说,首要应该让书出来,要信任不同年龄段都会有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