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殒落,英雄老去,戚家军最后的荣光消失于浑河,精神永远不死

2020-12-21 19:16:42 作者: 将星殒落,英

特别弥补一下,所谓“戚家军”,是后人由于敬爱戚继光而对他训练出来的戎行的尊称,意欲与名垂青史的“岳家军”相对应。

而史书对戚家军的称谓一般只称“浙兵”。

戚继光虽逝,但他留下的阵法、战法、武器的配备、练兵之法尚在,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浙兵仍是作为一支神一般的部队而存在,纪律严明、冲击有力。

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役中,浙兵在朝鲜战场上大放光辉,倭寇闻之色变。

惋惜的是,好兵尚须良将带。

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在那场决议明清两边走向的萨尔浒大战中,担任明军统帅的是刚愎无能的文人杨镐,此人一顿操作猛如虎,却是胡搞一气。

他把十二万大军分红四路,合攻后金老巢赫图阿拉。

浙兵和朝鲜兵被安排在辽阳总兵刘綎带领的右翼南路军中。

时值三月初,大雪初霁,气候奇寒,三千手执狼筅、身披藤甲,配备极端粗陋的浙兵,在阿布达里冈(今辽宁省新宾县榆树乡嘎巴赛村南十里,与桓仁县交界处)遭到了努尔哈赤亲率的后金兵埋伏,一则是猝不及防,二则是狭隘的地势,来不及结成鸳鸯阵,惨遭后金铁骑蹂躏,骸骨破碎,粉身碎骨,鲜血洒遍白雪皑皑的辽东山野!

戚继光的族子戚金所部浙兵主力来迟一步,等他们赶到萨尔浒时,大战现已完毕。

因而,他的部队被作为机动部队驻扎在辽阳郊外。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初,努尔哈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取沈阳。

驻扎在辽阳郊外的浙兵即与川兵中最强悍的石柱白杆兵驰援沈阳。

不得不说,后军马队的战斗力真实太强盛了,川浙军团赶到离沈阳城不远的浑河滨时,沈阳城现已沦陷。

后金取攻了沈阳,又复获取辽阳。

川浙军团即与后金马队在浑河滨展开了一场暗无天日的苦战。

此战反常惨烈,战到最终,仅存几十名浙兵在戚金的带领下,鸳鸯阵式仍然不乱。

后金马队寸步难行,心生惧意,没有了与明军持续肉搏的勇气,撤出了战阵,四面环集,采取了最无耻的方法来完毕战斗——万箭齐发。

清人魏源在《圣武记》惊呼:“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榜首苦战。”

近于万人的川浙军团全军覆没,八旗兵折损人数也相同过万。

《明熹宗实录》悲痛无限地记载:“自奴酋发问,我兵率望风先逃,未闻有婴其锋者。独此战,以万余人当虏数万,杀数千人,虽力屈而死,至今凛冽有气愤。”

戚家军最终的荣光消失在浑河南岸,但抗击外侮的精力却永久不死。

(以上为覃仕勇作品《大明战神戚继光》之二十一)

之一大明战神戚继光的姓名寓意深远,您未必了解,来看他的出世与生长

之二战神戚继光自小流露出名将气质,父亲为育其成才,处处从严要求

之三战神戚继光的生长,得益于他有一位严父之外,别的还有一位良师

之四戚继光巡边,遇和尚讲长生之术,他周围顷刻,大发高论,众皆色变

之五戚继光世袭父职,官居四品,却以一般身份参与科举考试,世人不解

之六“戚继光斩子”属传说,“戚继光惩舅”为史实,来看“惩舅”进程

之七戚继光初赴抗倭战场,被安排在最前沿区域,正可谓:好钢用在刃上

之八戚继光在抗倭战场上初试锋芒,成果大失人望,因而产生了新主意

之九一在日本搞殖民统治的中国人,有班超的英豪气,却被贴上倭寇标签

之十岑港失利,戚继光到义乌募兵,他没告知他人,自己募兵属以貌取人

之十一名将不愧为名将,戚继光练兵独具匠心,成后世练兵模范

之十二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名将戚继光有过精辟见地,各种大师该醒醒了

之十三名将戚继光以为,练兵之要,不是武艺,也不是阵法,而是两样东西

之十四戚家军鸳鸯阵在宁海演出处子秀,适当冷艳:歼敌三百,己方零伤亡

之十五戚家军宝刀初出鞘,13战13捷,崭露头角,倭寇闻其名莫不心惊

之十六戚家军涉淤泥滩攻岛,以龟速行进,岛上倭寇全乐翻了,争相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