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园林,有哪些奇妙的奥义?

2020-12-23 09:42:16 作者: 中国皇家园林

唐时幽州名“海子园”的北海,是北京城内最陈旧的规划雄伟的皇家园林,始建于辽,为“瑶屿行宫”(在辽南京的东北郊),金改建“琼华岛”、“大宁宫”。元世祖建大国都前即驻跸于此。后改为宫苑称“万寿山”水域为“太液池”,明清两代仍为宫廷内苑。顺治八年(1651)在广寒殿原址建白塔。乾隆书“琼岛春荫”成为“燕京八景”。1925年辟为公园。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一个小岛。为金代御园的一部分。元代建仪天殿,明增筑为“团城”。元世祖的“渎山大玉海”玉酒瓮因几经丢失后寻回献予乾隆,故命置于团城玉瓮亭中。1954年6月在梁先生的力求之下,维护了团城,避免了在改进交通的工程中被撤除的命运。

北京城西北郊的“三山五园”表现了我国皇家园林建造的最高水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构成了清朝乾隆盛时庞大光辉的御苑体系,其总面积约1000多公顷。颐和园(即清漪园)是现存最大最完好的一座。

此处早前是两北郊许多泉流会聚成的天然小湖,称“瓮山泊”,金代贞元元年(1153)辟为行宫,明朝政建为“好山园”,清初称清漪,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为英法联军焚毁的旧园而改今名。全园由万寿山、昆明湖等组成,占地200多公顷。计有各种形式的宫廷和园林修建3000多间。园林布局集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大成,尤以西山、玉泉山群峰为借景而拓宽空间,方法奇妙,为“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模范。

此外,在北京城建造开展进程中,现存许多闻名的古刹均是它悠长前史的见证,具有很名贵的前史文化和修建艺术价值。

最有代表性的应是西郊门头沟区群峰环列中的潭柘、戒台二寺。潭柘寺因寺石有“龙潭”山间多柘树而名。传创立于晋代永嘉元年(307),故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寺内现存修建均为明清重修,三圣殿侧的古银杏树,高40多米,绿荫茂盛,晚秋则全树金黄,树龄1700年,乾隆封之为“帝王树”。

戒台寺创立于唐武德五年(622),称慧聚寺,辽、元、明、清屡次重修,戒台石基雕琢精美。寺内有闻名的抱塔、卧龙等“戒台五松”,树型各异,枝干凛然。有诗曰:“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

坐落房山区依山而建的云居寺,为隋代高僧静琬于公元605—618年所创立。1937年毁于日军炮火,现已重建一新。在石经山的藏经洞是自隋至明开凿,内藏刻经石板14278块(3500多万字),邻近仍存唐辽各代石塔,均是研讨我国宗教、美术、书法方面的极名贵遗产。

海淀西北鹫峰阳台山麓的大觉寺亦为千年古寺,以环境幽雅和古玉兰花树闻名。原创立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明代改今名,寺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均明代所建,最高处为佛院园林,有“龙潭”和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的迦陵舍利塔。相似这些名贵前史文化遗产,北京城表里不乏其人。

在北京城表里有许多的闻名寺庙之外,于明末清初相继修建的几座天主教堂,也是古城中独具特色的名贵的修建文化遗产。创立于1655年的王府井天主教堂(东堂),现为1904年重建的罗马风格天主教堂。近年在王府井大街改造后撤除了旧围墙,构成十分迷人的堂前广场。1703年创立的天主教北堂,于1900年移建西什库,其十字形平面哥特式外观颇具典型,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堂前两边为乾隆书写的御碑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