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长恨水长东”——被誉千古词帝的李煜,词牌地位到底如何?

2020-12-26 16:05:08 作者: “人生长恨水

“相见欢”,词牌名,又叫“乌夜啼”、“忆真妃”、“月上瓜州”等。正体为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咱们先来看李煜这首《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的格局。

上片“红”、“匆”、“风”三平韵,下片“泪”、“醉”两仄韵,“重”、“东”两平韵。

正体的内部平仄联系为:

词牌的平仄联系不像格律诗能运用推导联系来得出成果。这些早古的词牌,实际上在周邦彦进行大规模收拾之前,都是依托乐曲而存在。尽管有平仄定式,但最重要的是依据乐曲变调演唱——就好像咱们今日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中的字,发音是肯定会改动的。

在其时,词牌平仄标示起到的是记载效果,而不像格律诗可以推导出来——词牌这种格律体和格律诗最大的差异就在这儿,也是为什么咱们说词牌比格律诗更难的原因。

格律诗辗转反侧便是四种根底平仄联系,而词牌的平仄联系,一曲一词牌,并没有规矩可循——由于他们其时收拾记载的时分,并没有想到这些操控字词平仄的音乐会彻底散佚(音乐便是规矩)。

尽管大晟府标示词牌平仄四声,为词牌脱离音乐做出了尽力,但这是客观的(平仄标示的成果),而非片面地进行词牌音乐剥离。诗词的不同功用,让简直一切文人都以为词牌用来演唱才是正路。李清照批判苏轼的词是“句读不葺之诗”,并非李清照女儿家才智,而是这种观点是其时大部分词人所公认的。

成果便是到了今日没有曲谱参照,词牌反而只剩下了平仄可以讲究——不按平仄写,就不是词牌,可是按词牌写,很有可能会由于古今发音的不同而变得不通畅——当然,大部分是凹凸有致,明亮清明通畅的,由于汉语发音尽管有改变,整体仍是同源的。

词牌是依托音乐而存在的,今日的词牌却只能在格律上学习,创造——这便是词牌创造的难点地点,但反过来说,这也是词牌从零学起的要害一步——你得不加考虑地依照词谱填词,不然就不是词了。

在平仄之上,在现代读音之下,可以既合平仄,诵读起来又通畅明亮清明,一起内容充分,意境高远,才干算得上今人填词的上等佳作。

像李煜的这首著作便是这样,咱们即便不必平水韵,用新韵去差异平仄,也会发现除了有几个首字不管平仄,其他方位的平仄都是严丝合缝的。

这说明这首著作的用字在今日发音(韵)、腔调(平仄)改变不大,咱们彻底可以运用普通话通读——其实咱们也没有什么其他挑选。

许多朋友一开口便是咱们再也回不去唐音宋调了,充满了对平仄格律的轻视。

其实规矩一向是在的,改变的仅仅一些字的发音和腔调——汉字文明的传承从来没有中止,即便元朝南下,满人南下,汉字的刚强生存能力一向确保了中华文明的连续。外来言语只不过为汉语不断增添了新词汇和方言改变,并没有不坚定汉字,哪怕是音韵的根基。

这也便是为什么今日咱们的普通话可以四通八达地、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诵大部分古诗的原因地点。

为什么会说这么多呢?由于李煜的词所在阶段,是在长调呈现之前,只能算得上双调小令(“相见欢”归于平仄转化小令)。它一共才三十六字,比一首律诗的容量还要少,比绝句多九个字。

字数约束了内容,那么小令从文法上便是走的绝句道路,清空、留白。当然,相对而言要比绝句含蓄、情深——这是诗和词的底色差异。

咱们赏析小令,假如抛开平仄剖析,字词自身空间不大。所以最重要的就和绝句相同翻开幻想空间,顺着词人的思想,感触、领会到他的留白——也便是他背面的意义。

而意境一说,历来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要点都会有不同。咱们没有词人的凄惨阅历,其实是无法实在领会到李煜的心境的。

光从字面上解说,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