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伯和称号由来,古代学者早已有考证,唐朝学者颜师古为《汉书》作注:“共 ,国名也;伯 ,爵也;和 ,共伯之名也。” 宋朝学者王应麟《诗地舆考·共和》:“古史,共伯和者,厉王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谓之共和,凡十四年。”
归纳古今考证效果,“共伯和”为通称,“共”为姓氏,“伯”为爵位,“和”为名。
四、“共伯和代行王政”和“周公召公一起执政”考辨
关于“共和行政”,数千年来,一向有两说,一为共伯和执政,二为大臣周公和召公一起执政。记载共伯和执政的主要有《左传》之“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王居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史学界考证“诸侯释位”为共伯和执政。《庄子·让王》之“共伯得乎共首。”《吕氏春秋》之“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国内皆来稽矣。周厉王之难,皇帝旷绝,而全国皆来谓矣。” 《〈吕氏春秋〉高注补正》之:“谓诸侯皆请共伯为皇帝也。”《竹书编年》之“周厉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皇帝事……立太子靖(静)为王,共伯和归其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第八》专列“ 共伯和 ” 等等。
周公和召公一起执政之说,源于《史记·卷四·周本纪》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系司马迁错用史料所造成的。唐朝学者张守节著《史记正义》,为《史记》作注、订正、弥补,关于“共和行政”特改写为“共伯名和,好行善良,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皇帝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静)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卫(共)也。”唐朝学者颜师古为《汉书》作注又言:“而《迁史》(《史记》别称)以为 周召二公行政,号曰共和,无所据也。”
考证上述史籍的成书与问世时刻、前史影响,《左传》作者左丘明,生卒时刻约为公元前502年——前422年,《庄子》作者庄子,生卒时刻约为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35年,《竹书编年》为战国时期魏国史书,《史记》作者司马迁,生卒年月为公元前145——前87年。因而,《左传》《庄子》《吕氏春秋》三书成书和问世时刻均早于《史记》,且记载共伯和代行王政为前史本相。但因为《史记》为我国第一部通史,影响巨大,因而“周公召公一起执政”的过错说法撒播后世。
《竹书编年》虽成书时刻早于《史记》,且记载共伯和代行王政用语最多、最实在,但却埋藏于魏王墓中六百多年,直至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才被盗墓贼禁绝(人名,音Fou biao)于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盗墓时发现,(另据《辉县志》记载,魏安厘王墓坐落辉县占乡镇大梁冢村北),却用于焚烧照明,烧掉许多,晋武帝司马炎得知后,派学者抢救收拾剩下竹简,成书曰《竹书编年》,但问世已晚于《史记》约300年,前史影响也小于《史记》。
因为上述原因,数千年来,“共伯和执政”与“周公召公一起执政”两说并存,且“周公召公一起执政”的过错说法成为干流,“共伯和执政”不为群众所知。直至现代,出土了多件记载共伯和执政的西周青铜器,如辅师里簋、宰兽簋、克须、番匊生壶、伯大祝追鼎、晋侯苏编钟等,时刻距共伯和执政很近,甚至于同期,内容实在无误。
归纳研讨各种古籍记载和青铜器铭文,科学细致考证,共伯和执政为前史本相,司马迁《史记》所写“周公召公二相行政”为误解,司马迁此误,撒播永久!至今仍被误用,如影片《建党伟业》第八——九分钟时,剧中人物说:“共和是周朝的事,《史记》记载,周公召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另据共城遗址的规划,可佐证共伯和代行王政:共城遗址为1300多米×1200多米,而从隋朝开端,在共城遗址之内又修一500多米见方的县城,城墙直至1949年拆毁。从西周到隋、唐、宋、元、明、清,社会经济和人口数量大为增加,但子孙县城规划却远小于共城遗址,这从另一方面阐明,因为共伯和代行王政,共国位置上升,才制作远超子孙的城池。由此可得出,共伯和代行王政千真万确,周公召公一起执政为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