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鹏:抗战后期河南大学 迁避赵川办学与赠匾

2020-12-27 00:50:31 作者: 刘作鹏:抗战

图为赵川炮楼中厅、1944年河南大学学生宿舍图

▲图为赵川花门楼从头建造的大门

▲图为赵川花门楼二门大门

1944年正是党耀初经济、军事实力和人脉关系如日中天的时分,当河南大学派人到赵川联络迁址办学事宜,他满口答应,并无偿供给了办学地址、师生食宿和搬家运送等支撑。

1945年4月,河南大学受命西迁时,以张广舆校长为首的校园同仁感到囊中羞涩,无认为报党飞武大方援助办学的义举,决议选用上好的白果树木板制造一个匾额作为礼品,认为留念。

▲图为“保护文明”牌子正面

牌子由时任河南大校园长张广舆先生题写,正中为“保护文明”四个赤色大字,右上题额是:“乙酉二月,同人避地赵川,赖飞武乡长助人为乐,得保安全,谨增匾额,永作留念。”中心竖字为“国立河南大学仝敬增”,下方是47位教师名字,主要有:教务长郝象吾、训导长赵新吾、训导员王子衡、文学院张邃青、理学院长孙祥正、农学院长王直青,教授宋玉五、李燕亭、宋耀岐、嵇文甫、田淑民、王鸣岐、段凌辰、王牧罕、马辅岑、陈振铎、李子纯等,左下方题款是:“国立河南大校园长张广舆拜题,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吉日立。”匾额宽228公分,高105公分,木板厚度6公分,正面黑底红字,笔迹刚劲有力,刻工高明,笔锋精到,可谓抗战时期宝贵文明藏品,有很高的文明文物价值。

此匾赠送给党飞武后,他视为珍品,一向保藏于炮楼办公室。1947年冬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纵队七旅部队解放赵川时,党耀初带着妻小逃避白溶洞,不愿屈服,1948年元月6日,解放军向白溶洞开炮,党耀初被炮弹击中而死。党耀初身后,他寄存在炮楼里的一切产业被赵川区公所没收没收,寄存于区公所仓库中,后因人员添加,把仓库腾出来作干部宿舍,牌子被搁置在宅院中,任风吹雨淋,无人经管。后来被石柱河乡的干部拉到石柱河公社寄存,公社开会时人多煮饭,就把牌子支起来作为案板,乡政府周围居民谁家过红白喜事,也借牌子当案板,上面留有许多菜刀印痕。因保管不善,匾额木板的接缝处,呈现了五条横向裂缝,左上侧部分已有多处漆面掉落,真实惋惜。

文革后期,家住石柱河公社黑沟大队杨家大屋场的电影放映员杨厚国,看到牌子没人经管,把它拿回家当案板用,这才有了专人保管。1972年秋,贾继宗教师到石柱河家访,无意间看到这件文明珍品,叮咛杨家人妥善保管此物,千万不要损坏了,这才引起杨厚国的注重,将其视为宝物,藏在家里不愿容易示人,可是,这个音讯迅速传播,成为赵川区域一桩传奇式美谈。

1983年,赵川镇干部胡传林出于保护牌子的意图,到赵川邮电所,用手摇式电话将此音讯通报给河南大学,引起河大注重。2007年3月27日,河南大学图书馆长王学春等人专程到赵川找到胡传林,经过胡传林的引见,王学春一行看到这个牌子,并拍了相片。

2012年9月,河南大学建校一百年校庆,该校前史系1979整体校友将这块宝贵的“保护文明”匾额仿制,赠送给校史馆,作为留念。

本世纪初,国家实施撤区并乡,区乡文明站同其他专业站所兼并,杨厚国辞去职务下海经商,把牌子托付其舅表弟周淇代为保管。几年前,杨厚国发了财,在西安买了房子,觉得牌子放在赵川不放心,便拉到西安居处保管。去年底,杨厚国到澳大利亚春节,被新冠疫情隔绝,不能归国,又忧虑牌子被盗,特意托付周淇运回商南,寄存于安全之处。

这块牌子,不只见证了河南大学同仁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不怕流血牺牲,坚守阵地,为国育才的崇高操行和广博胸襟,一起,也见证了党飞武及赵川公民助人为乐,活跃援助民国高教作业巨大义举。在回顾前史的时分,后人不能因党飞武被解放军打压而扼杀其为国为民的情怀和义举。毋庸讳言,党飞武生于赵川,善于赵川,在其时的前史条件下,可谓赵川公民的代表。从这个含义而言,赵川的公民冒着抗日的烽火为国家教育作业,为河南大学迁址办学做出了活跃奉献,是商南在抗战史上最光芒的一页,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