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为什么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2020-12-29 21:42:47 作者: “二百五”为

许多人都知道一句“二百五”,这是一句谩骂的话,人们在觉得对方有点“傻”,彻底不能理解自己所说的工作、道理的时分,或许会这样说。

但是尽管说的人许多,却或许没什么人知道,“二百五”是什么时分成为一句谩骂的话的。二百五原本仅仅一个数字,但是为什么会成为一句谩骂的话?一同来看看这句话的开展吧。

二百五指的是傻头傻脑、不很明理而又顽强鲁莽的人,说话不正经、就事不仔细、好出洋相的人都有或许获此“荣誉”,从这点来看,二百五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贬义的成分不算太重。

二百五的前史并不悠长,《说文》、《尔雅》、《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等全都无载,《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说也很简略,不知出处。

而关于二百五的来历也有许多说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

01

战国苏秦的故事

苏秦是战国闻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而遭到各国国君欣赏,领六国相印,权势可谓一时无两。

所谓树大招风,苏秦在齐国活动的时分,遭受刺客突击,重伤而亡。

明火执仗在齐国杀人,这是对齐国的鄙视,齐王很气愤,但他却没有命令捉拿凶手,而是命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口,张榜公示苏秦是内奸,死有余辜,齐王要奖赏出手的烈士千金。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来领赏,四人都矢口不移苏秦便是自己杀的,所以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齐王问他们千两黄金怎样分,四人还快乐得答复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齐王毛了,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描述傻瓜、白痴和被财色所利诱的人。

02

老秀才的故事

早年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夜以继日,但是一直不曾中举,最终总算抛弃了,开端培育下一代。

老秀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成事,小儿子叫败露,老秀才尔后的首要业务便是教他们,盼望他们可以考上。

一天,秀才要出门,叮咛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成果秀才回来之后一问,发现两个儿子都只写了二百五十个,所以慨叹:“成事不足,败露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03

银两的故事

听说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区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其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便是"半封"银子,由于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