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将领多为二流水准?一流名将有,孙权不肯用。
提到三国名将,大多数人都会谈到蜀汉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超、黄忠等可谓尽人皆知,魏延、姜维等也都很有名气。而魏国一方也有“五子良将”的说法,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夏侯兄弟等等。而提到吴国时,或许就比较为难了,除周瑜吕蒙陆逊等寥寥几位智将外,其他丁奉、程普、黄盖、韩当等武将好像都感觉要差上一筹,提到以武力值著称的比较活泼的武将,八成也就甘宁算是比较有名气,那吴国的一流武将真的这么少吗?
其实吴国也是有猛将的,仅仅大多是孙策选拔的将领,孙权接任后不太乐意重要,例如太史慈。太史慈成名很早,曾义助孔融,后成为刘繇部下,孙策带兵讨伐江东,无人能敌,太史慈带兵与孙策交兵,相识相知,太史慈自认得遇明主,就入了孙策账下,孙策大喜,“常与慈参论军事”。后来刘表从子刘磐要挟江东,孙策让太史慈做建昌都尉抵挡刘磐,刘磐尔后不再入寇江东。
太史慈威名远扬,曹操从来爱才,听闻他的威名后,还特别向太史慈寄了一封信件,以箧封之,里边只放了少数的当归,期望太史慈能向他投诚,当然,这肯定是无效的。让人惋惜的是,孙权统过后,仍然让太史慈办理南边,没给他到北方征战的时机。《吴书》记载,太史慈死前感叹“大丈夫生于浊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怎么办死乎!”死的时分才四十一岁。
至于孙权为什么会一直让太史慈担任南边的办理工作,这已不得而知。不过太史慈后期存在感几近于无,确实是适当惋惜。#太史慈#孙权#孙策保藏
太史慈威名远扬,曹操从来爱才,听闻他的威名后,还特别向太史慈寄了一封信件,以箧封之,里边只放了少数的当归,期望太史慈能向他投诚,当然,这肯定是无效的。让人惋惜的是,孙权统过后,仍然让太史慈办理南边,没给他到北方征战的时机。《吴书》记载,太史慈死前感叹“大丈夫生于浊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怎么办死乎!”死的时分才四十一岁。
至于孙权为什么会一直让太史慈担任南边的办理工作,这已不得而知。不过太史慈后期存在感几近于无,确实是适当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