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分读唐七的小说《华胥引》,里边那个女杀手“十三月”的故事让我很是喜欢。其时就感觉这个姓名起得很恰当。一年本来就只要十二个月,而她叫十三月,岂不是有点像经典文学里边的“多余人”、“零余者”这样的形象吗?
直到我看了更多的书,才知道,本来古代还真的有十三月一说,乃至还呈现过十四月。
或许有人会想,十三月这种东西当然有了,古代主要是运用阴历,每隔几年会呈现一个闰月。这不便是十三月吗?
没错,闰月便是十三月。但问题是:
闰月是怎么设置的?
隔多少年才会有一次闰月?又为什么会闰在某一个月上?
古代除了干支还有哪些纪月办法?
这便是本文要科普的内容了。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更先进的阴阳合历
咱们常说的阴历,是以月相改变为周期的,以此来核算的“月”就叫做“朔望月”;而阳历是以太阳的改变为周期。我国很早就开端调查太阳和月亮改变的规矩,所以就形成了很共同的阴阳合历。
依据现代丈量,月相改变的周期大概在29.53日。古代把一年分为六个30天的大月和六个29天的小月,总共354天。这样算就比太阳年少了十一天,三年下来便是一个多月。这就导致了假如不设置一个闰月的话,或许有时分就会在夏天过新年了。
所以古代最开端是三年一闰,但这样还不行;于是就五年两闰,但这又多了点;渐渐探索出来的规矩便是十九年七闰。
闰月又是怎么设置的呢?
据记载,殷周时期现已开端置闰,但一般都是直接放在年终,叫做“十三月”。但由于那个时分还没有一个切当的规矩,有时分会呈现一年之内两个闰月的现象,就在十三月之后再加一个月,叫做“十四月”。到了春秋时期,就现已不会呈现一年两闰月的现象了。
当闰不闰就叫做“失闰”,在古代但是一件大事。由于闰月的设定是和农作休戚相关的,假如置闰呈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当年的农业生产。
为了更好地农作,古人调查时节替换和气候改变的规矩,发明晰二十四节气,形成了我国旧历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也形成了后来的置闰规范。
二十四节气,均匀下来一个月有两个。为了差异一个月内的两个节气,古人就把前一个节气称为“节气”,该月后一个节气称为“中气”。其对照如下表:
但由于节气是太阳来决议的,而月份是月亮来决议的,这就导致了两者在时刻上会有一些抵触。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是三十天半,要比一个朔望月多一点,所以每个朔望月的节气和中气就会向后推一两天。当推迟到一个月里只要“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时分,就以这个月来置闰。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闰月无中气”。
古人怎么来称号月份?除了干支之外,还有三种办法常常见到
古代一般为了简洁就直接称号一月、二月了,有时分会和孟春、二月这样的时节相关联,用来代指月份。
《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二月而东迁
这个“二月”便是指夏历的二月。
而先秦时代,每一个月还有一个特定的称号,如下表所示:
《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个“孟陬”便是指正月。正月又被称为“建寅之月”,表明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古人把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