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将门之后、都虞候康保裔到底是战死还是被俘?

2020-12-30 18:29:41 作者: 北宋将门之后

范廷召退到瀛州西南的裴村时,刚好与来援助的康保裔的部队会和,各自安营,约好次日清晨向辽军建议进犯,当夜,范廷召取得辽军声援戎马现已赶到,惊骇之余,敏捷率部下南遁,而没有告诉康保裔部。

当一抹向阳投到营中,不知道范廷召现已率部逃跑的康保裔整军出战,发现现已堕入辽军重围,而范廷召部早就没有了人影,孤军临险,契丹戎马如翻天覆地般,康保裔手下亲校深知凶多吉少,力劝他换上一般战士的衣甲,率精锐马队包围而走。

康保裔卑躬屈膝地说:“我不会在危险时间丢下部队单独苟活的,今日便是我报效国家的日子!”说罢,舞枪策马,麾军大喊赴敌决战,前后突击杀伤辽军甚众,马蹄所蹂躏处浮尘深达尺余,可见战况惨烈。

康保裔短兵相接两天两夜,终因敌众我寡,矢尽无援,辽将耶律谐理带领精骑从小道抢先渡河,迂回到宋军阵后强烈进犯,宋军被切割成数节,各自为战,遂全军覆没,康保裔与部将宋顺力竭而被擒。同在重围之中的高阳关钤辖张凝与其子张昭远拼死杀开一条血路,与作为后军随后策应的高阳关行营副都布置李重贵部会集,与辽军自下午激战到夜晚,总算乘夜色包围成功,回来高阳关。

三、康保裔是战死仍是被俘

康保裔全军覆没的音讯传到朝廷(说康保裔战死),上下震动,宋真宗更是沉痛不止,为了赞誉他的忠勇战死,追赠其为侍中,赏其家白银五千两,遣使慰劳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其妻已逝世),封为陈国太夫人,又选用他的几个儿子与一个孙子为官。

有关康保裔是战死沙场仍是被俘,在宋方史书中大多记载为阵亡,《宋史》中的《忠义传》更是把康保裔列为第一个,来宣扬其为国捐躯的业绩。《宋史》中的《路振传》却记载:“咸平中,契丹犯高阳关,执大将高保裔,略河朔而去”。并且在《续资治通鉴》也有“康被擒,王师未有胜捷”之语。

在《辽史》中的《圣宗记》中也有:“与宋军战,擒其将康昭(保)裔,获兵杖器甲无算”的记载。

有关康保裔是战死是被俘,当然也有战场上音讯紊乱的要素,幸存的宋军开端认为康保裔战死,也极有可能是宋方有意为之,为了鼓励士气,建立一个“勇士”形象,讳饰一些不光彩的工作。

有关康保裔是战死是被俘,据《宋史》中《夏守赟传》中说:“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宋真宗就派了夏守赟前往查询此事,“守赟变服入营中”,经多方问询核实,回来呈报给宋真宗:“康保裔由于送来宾而出营寨,猝然与敌人遭受,援兵不至,遂死!”

本来是康保裔接到范廷召求救,率兵迎敌,到头来成了私自“送来宾而出营寨”,使那些畏敌的将领有了缷脱的理由。

其时辽兵入寇,宋将节节败退惧战,让宋真宗与大臣们面子尽失,为了掩盖宋军惨败,脱节大将被俘的尴尬,极力想把康保裔建立成忠义之士,又想粉饰一些前史实在,也就形成记载矛盾百出,错综复杂。

几年后,供奉官谢德权于上宋真宗奏状中就说:“前岁契丹入塞,傅潜闭垒自固,康保裔被擒,王师未有胜捷。”

这足以证明,康保裔没有战死,千真万确被俘,据《辽史》记载:康保裔被俘后,辽朝对他很不错,改名康昭裔,被授官昭顺军节度使。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爱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