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由于电视剧新《鹿鼎记》中鳌拜住的当地前面悬挂一块书写“鼇府”的牌子而引起争议(鼇为鳌字老写)。
有人首先提出鳌拜不姓鳌,而是姓瓜尔佳氏,也有人说清朝没有挂匾的习气,鳌拜的家也没有资历称之为“府”。
这其实是电视剧很小的一个缝隙,究竟那时分鳌拜擅权,将自己的标准私自往上提,其实也是情理之中,鳌拜尽管不姓鳌,其时的女真人习气称名,简称为“鼇”,也未尝不可。
因而,咱们就先不要纠结“鼇府”是否有误,而是来看看鳌拜被康熙软禁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的,鳌拜被康熙手下的少年用“布库”(相似相扑)的方法捉拿,捉他的并非剧中十二个小宦官,而是操练布库的亲贵子弟。
鳌拜被软禁前的人生能够划分为三个阶段,皇太极时期、多尔衮时期和康熙时期。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他青年时期刚好处于清朝开国的年代,曾随从太宗皇太极攻伐察哈尔部、朝鲜,均有战绩。
他最大的战功来自皮岛之战、松锦会战、追击大顺军和大西军这几场重要的战争。
皮岛之战的进犯对象是明朝名将毛文龙,其时辽东现已被清军霸占,毛文龙退守皮岛(今朝鲜椵岛),像一个钉子般严重威胁清军的后方,是皇太极的心头大患。
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指令贝子硕托带领戎行进犯皮岛,久攻不下,所以换阿济格接手,其时鳌拜在阿济格的麾下。
阿济格拟定了声东击西的计划,一方面在海上大张旗鼓地控制皮岛守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令派一军用轻舟突进,直攻皮岛阵地要害之处。
鳌拜自动恳求出战,和准塔立下军令状,“誓必克岛而回”(《清太宗实录》)。
他凭仗自己的骁勇,在炮火流矢之中首先登上皮岛,举火引导清军上岸,终究霸占皮岛。
皇太极大喜之下,封他为三等梅勒章京(三等男),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
松锦会战面临的是明朝别的两位名将洪承畴和祖大寿,清军这边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带领,地点在辽西锦州。
崇德六年(1641年),在明军强烈的炮火攻势下,济尔哈朗的清军右翼失利,武英郡主阿济格派兵援助。
鳌拜在路上遇到明军马队,迎战而胜,决断追击,五战皆胜。
八月,皇太极带领大军前来援助,洪承畴指令包围,总兵吴三桂、王朴、唐通等人沿海滨撤离,被鳌拜和阿济格、尼堪率部截杀。
松锦会战意味着清军成功入关,自此之后,明朝愈加式微,鳌拜也因而升任护军统领。
入关之后清军面临的是陕北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和四川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
大顺军和大西军尽管势重,精锐程度其实不如大明军,被清军打得节节败退,鳌拜别离随从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一路追击,冲锋陷阵,无人可挡。
清军总共攻下大顺军63座城池、大西军阵营130余处,而以身作则的鳌拜当居首功。
也正是由于身经百战创下的赫赫战功,鳌拜有着“大清榜首勇士”的称谓。
皇太极逝世后,他领导的镶黄旗和正黄旗支持豪格,而正白旗和镶白旗支持多尔衮。
其时鳌拜是镶黄旗的护军统领,他和索尼、谭泰等八人会合在豪格府第,密议拥立豪格为帝。
1643年8月14日,代善在崇政殿招集会议谈论皇朝承继人选,两黄旗的大臣坚决支持豪格为帝,鳌拜按剑待发,并做好了用武力处理的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