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江南文化:千年西湖龙井旧事

2020-12-31 19:16:09 作者: 探寻江南文化

十七、残存笔迹二

部分有关神运石文献中,称石上有“下有玉泓池”五字,该题刻或即此五字残存。

刻石传之长远,在文明传承上具有异于纸质文献的共同效能。南巡刻石因附载着帝王的政治与文明权利,它的参加更对江南名物、名胜等景象的诠释与传达发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茶香潇洒的龙井、幽静高雅的江南,这些名人旧事为龙井注入了前史文明内在。

北宋元熟年间,上天竺有位高僧名为辩才法师。他喜爱龙井,寓居于此。辩才法师德高望重,仰慕者纷繁前往龙井探望他,但由于其时山路高低,不易通行。辩才法师便募缘整治山林,拓荒通道,广植翠竹,日久,才有了现在此番美丽山道景色。山道注册后,龙井寺香火昌盛,来客也越来越多,每逢有访客前来,辩才法师都会亲身奉上山中自植自焙的香茗一杯为礼。客多茶需求量大,龙井寺周围山林便成茶园遍及之地。

西湖龙井也不乏有文人墨客为其翰墨添香,苏东坡当年在杭州当官时也曾留下经典诗句,“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欲把西湖比西子,历来佳茗似佳人”。秦观《龙井记》“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葛洪尝鍊於此,《宋史·孝宗纪一》乾道二年罢盱眙屯田,振两浙、江东饥。戊寅,幸玉津园宴射,遂幸龙井。”李光《闻亚子秋叶穉兰诸子宴集杭州西园有作》诗:“唱酬有作题龙井,梦寤无聊记虎邱。”

不尽西湖美,一品龙井茶。从古至今,我国茶文明的传统影响非常深远,茶是我国千百年撒播的文明。杭州的龙井茶发出的不仅是香气,更有千百年的文明底蕴。西湖龙井茶与西湖相同,是人、天然、文明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明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