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为什么在清朝发展迅速,戏子的地位更是空前高涨?

2020-12-01 13:40:48 作者: 中国戏曲,为

清朝是一个戏曲艺术盛放的时代,在此期间官戏、地方戏争奇斗艳,享誉盛名的京剧亦逐渐成型。今天,我们便来聊聊清代戏曲蓬勃发展的原因。

第一个因素:清中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很多朋友一提到清朝,就会联想到自鸦片战争爆发后的屈辱岁月。其实,清朝亦有一段可圈可点的盛世之治,也就是“康雍乾盛世”。尤其是乾隆一朝,经祖父、父亲两代先帝的治理,社会经济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库也变得愈发充盈。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饱暖是基础,一切精神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的,就连皇帝都不能免俗。乾隆上位以后,腰包鼓了的满清皇帝便开始琢磨着如何招募艺人服务于内廷,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

在乾隆十六年为皇太后举办的寿宴里,我们就能看到戏曲兴盛的苗头:“中外巨獠纷集京师,举行大庆。自西华门至西直门外之高粱桥,十余里中,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那么,这里的“南腔北调”包括哪些戏曲呢?

梆子戏(安庆、陇西、弋阳梆子)、秦腔、西秦腔、乱弹腔(扬州、山西、四川等地皆有乱弹)、吹腔、楚腔、襄阳腔、山东弦子等百余种。之所以被称作“南腔北调”,就是因为这些戏剧形式没有固定且规范的名称,甚至,有以伴奏乐器命名的情况。

皇帝如此,豪绅、百姓更是上行下效。哪怕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贩夫走卒,也喜欢花上一两个铜板,来到茶楼听上一段。戏曲于清代的流行,有点像是现在的流行歌曲。各式各样的腔调,就像是今时今日的蓝调、爵士、摇滚,百花盛放。

拿明末的一种民歌小调“时尚小令”为例,这种曲调一度成为现象级的流行元素,“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这种情况,亦为清代地方戏的流行打下基础。

清朝的文人,“以充弦索北调”,将故事写进这些传唱度较高的小调中,将民歌戏剧化。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改编,使清朝时期涌现了数以百计的地方戏。

第二个因素:官方戏班的推进作用。

为皇帝演戏,其演出规模自然与一般的民间演出不可同日而语。自乾隆朝开始,乃至慈禧时期,皇宫均设立了专司演职的机构。

据文献记载,乾隆、嘉庆两朝内廷中专门唱戏的演职人员多达八百人,这还不包括那些管理、勤杂人员。就算是这样,内廷戏班仍无法满足皇帝的娱乐需求,所以乾隆还在景山设立了“外学”,每一年外学都会对外招收民间的优秀艺人。

这些被吸纳入宫廷的演职人员,其基本功、唱腔、演奏技术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道光年间由于国力不济,外学被取缔,所有学生均被退籍。这些失去了“金饭碗”的戏子伶人被打回原形,回到原籍继续从事民间演艺事业。

虽说他们已无法吃皇粮,但在外学中磨练的扎实功底使他们的戏曲水平达到巅峰。这批被流放的学生,将清代的戏曲发展推向高潮。对于很多行业而言,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这些在外学中提高了技艺的伶人戏子重返民间,此时的他们已成为最顶尖的艺人。

那些没有在官学中进行学习的戏子,难免会在唱功上落下一大截。就像是在一船将死的鲶鱼中投入几条凶猛的虎鱼一样,民间艺人被迫提高技艺,增加竞争力。唱腔好的,被达官显贵请入家中,成为私人戏班;唱功普通的,在民间组建草台班子,混个饱暖;基本功不扎实的,干脆被行业淘汰,转向其他行业。

在这种竞争中,戏曲的质量得到显著增长。

第三个因素:八旗子弟对戏曲的需求。

八旗子弟在入关之后,虽然仍保留军籍,但已逐渐失去了战斗状态。等级较高的八旗军官常年养尊处优,甚至不去军营点卯,每天只知“居家弹筝击筑,文衣绣,策肥马,日从子弟宾客饮。于领兵之际,擅买蛮妇,并令所辖兵丁等演戏,以供其蔬乐。”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