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告老”为何要“还乡”,四大原因,最后一点令人垂涎

2020-12-01 16:06:42 作者: 古代官员“告

“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是中国古代官员特别是京官都会面临的境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年老后上奏乾隆皇帝,请求告老还乡,获得“恩准”后,便雇用小毛驴,直奔山东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官员们一旦获准致仕,大多会立马收拾行装回到家乡。他们为什么不留在任职地、不留在京城继续生活呢?

1、致仕回乡,朝廷惯例

退休,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人事制度,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等,在影视剧上经常看到的某大臣向皇帝申请“告老还乡”、“告病去职”,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肇始于春秋战国,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成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是我们最早见到的“退休”一词。

古代官吏,特别是朝廷大臣,除了少部分受政治斗争牵连,或软弱无能被勒令退休以外,大部分都是主动请求“告老还乡”。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

历朝历代规定的退休年龄和条件有所不同:

汉朝规定年满70岁,且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放现在就是省部级的高官),退休后可以领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两千石以下官员,退休后生活自理

唐朝,退休年龄仍是70岁,三品以上(相当于省部级),退休后待遇不变,偶尔还可以上朝听政,属于退而不退;五品以上(相当于厅局级),退休后给半薪;六品(相当于县处级)以下,没有养老金,但一般会给一些地,起码衣食无忧。

宋朝被誉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只要是大宋官员,到了70岁就退休,且退休后待遇不变。而且政治待遇也超高,子孙还能荫补官职。

明清两朝则对官员较为苛刻,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没有养老金,但享受免除赋税和徭役的权利。

致仕官员,当地要举行欢送仪式,如同现在的“老兵退伍”,敲锣打鼓,送归老家。虽然,历朝历代没有在律令中明确规定致仕官员强制回乡,但是回乡是惯例,大部分官吏也一直在遵守着这一“不成文法”和“习惯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去遵守。

2、衣锦还乡,羁恋故里

老话说的好:“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中国古代是乡土社会,人们的乡土情结远比今天要重的多,非常重视出生地、籍贯地,费孝通有一本书《乡土中国》曾专门谈到过这个问题。

故乡对于古人而言,是一种特别亲近、浓厚的感情。做官之前,人们于故乡,是“生与斯、长于斯”,父母、家眷、亲朋、故旧都在这里。

官员在京城或外地,一般也都会以本乡本土的籍贯,或是省籍,或是府籍县籍,结成乡谊,建立会馆,追忆乡土的身份印记。

古代官员都是“流官”,在任期间都要避开自己的家乡,大多数人上任都不携带家眷,部分人仅雇佣几个同族近支的少年子弟作为亲信,相伴相随,并照看读书。除非父母去世而“丁忧”,否则故乡难踏一步。一旦退休,就归心似箭。

“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为大多数人奉为圭臬,落叶归根是人们最理想的归宿。

3、留在外乡,生活不便

俗话说,在京城扔块砖头都能砸到“红顶子”。退休后,假如还赖在京城,纯属给自己挖坑:

官员们长期身处官场,盘根错节,方方面面枝节极多,只有回乡了才能卸掉一切嫌疑。《春秋公羊传》有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官员们退休了,就应该把手头的权力彻底交给君主。

退休后,还呆着皇帝眼皮子底下,虽然偶尔君臣还能见见面,更皇帝更多的会认为你是还想就近参与、干涉朝政。即使你自己不想参与,但是你曾经的官位和人脉还是重要的资源,免不了主动或被迫卷入朝政,一旦触及党争、政争,一招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晚节不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