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京官出任地方官,清朝官员兴高采烈,宋朝官员愁眉苦脸

2020-12-01 16:57:24 作者: 都是京官出任

1843年,曾国藩被翰林院检阅,并被任命为四川农村考试考官,这使他非常高兴。在此之前,曾国藩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科考员,他穷到借钱过年。现在,他借了一笔路费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抵达四川后,当地官员送来了数千份礼物。

巧的是,道光皇帝让汉林人张继信当了陕西巡抚,这也使他喜出望外。为了表达“独处快乐不如与人相处快乐”的含义,张季新在临走前,向几家银行和朋友借了1.72万枚银币,并寄了一份“不尊重”送给了他。

清代,京官成为地方官是一件大事,从而产生了“京僧出京”的说法。

但是,如果我们来到宋代,我们会发现绘画风格已经完全改变了。如果一个叫侃的人被释放为地方官员,他的情绪不会很好,反而会绷着脸,愁眉苦脸。

这里有一个苏轼的故事。

1071年以前,苏轼曾两次为父母保留官制,并一直在朝廷当京官,生活悠闲。1071年是苏轼仕途的第一个障碍。今年,王安石很不高兴,因为他写信给法院讨论新法存在的问题。在王安石的指导下,审查员谢静在宋神宗面前批判苏轼。

不久,宋神宗派苏轼到杭州当将军。他与荆州地位平等,既负责粮食运输、宅地、水利、诉讼等事务,又担负着对荆州的监督责任,权力相当大。然而,苏轼的内心却很压抑。即使面对西湖的美景,他仍然表达着“伟人不求多想,不同的事情是自己决定的”的感觉,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幸运的是,西湖是一个人们聚集的地方,有很多隐居在湖和山中的道士。苏轼来到杭州后,结识了许多僧人,逐渐淡化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和人生命运的悲欢离合,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苏轼之外,颜纾、欧阳修、王安石、寇准等官员都是这样。宋朝时,科考人被贬为地方官时,心情并不好。

既然所有的勘官都是地方官,为什么清朝的官员兴致勃勃,而宋朝的官员却愁眉苦脸?

当然,原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与当地资源的不平等。

让我们先来看看宋代。

宋初,它充分吸取了唐朝、五代、十国的惨痛教训,将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集中在朝廷手中。

根据我们的时间和观察,我们本来是一个地方官员,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切断我们的电力,把它变成一个空的工作。至于地方官,如地方官,虽然还存在,但已经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除了裁判官和裁判官之外,法院还设定相同的判决水平。裁判官和裁判官发布的文件必须在一致的判决前签字生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裁判官的权力。

我们可以想象,让北京以外的地方官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一定会非常压抑。

宋代的都城开封,由于发展程度的不一致,成为当时最繁荣、最发达的地方。在开封以外,离北京越远,经济越落后,交通越堵塞,产品越短缺。一个北京官吏,从开封到当时还在荒郊野外的广东、海南辛苦劳作,收入下降了很多,他会感觉好吗?

让我们再来看看清朝。

在清初,地方官员的权力很小。后来,地方官员的权力与日俱增。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以陶澍、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汉人地方官的崛起,地方官的实权超过了北京官员。管理者和管理者不仅成为真正的政府官员,还可能影响政府制定政策。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遇到重大问题时,总是向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请教。

当权力向地方倾斜时,北京官员成为地方官员是一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此外,地方官员的收入远远超过北京官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