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唯一完人,军功卓著还是海内大儒,韩国现有其后裔三十万

2020-12-03 16:03:39 作者: 三国时期唯一

纵观历史,三国堪称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名扬一时甚至流芳千古的风云人物。在他们之中,才能卓越、武艺高强的比比皆是,然而真正称得上“完人”的却是寥寥无几。客观而言,魏武帝曹操太过自傲、吴大帝孙权优柔寡断,昭烈帝刘备则仁慈过度。在历史记载中,文武兼备且几乎找不到缺点的,唯卢植一人。

▲卢植剧照

▲汉灵帝剧照

然而当时的东汉,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百姓流离失所,朝中大权又掌握在宦官“十常侍”的手中,皇帝荒淫无能、不思朝政,国家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对此惊惧不已,急召卢植、朱隽、皇甫嵩等人,拜官中郎将,负责领兵平定动乱。

▲黄巾起义剧照

黄巾军毕竟是以农民百姓为基础的“乌合之众”,缺乏训练且后勤不足,在官军面前很快败下阵来。不过在平叛过程中立有大功的卢植,却并没有因此而升官加爵——由于卢植为人一向刚直不阿,从不趋炎附势,自然不会行贿献媚,结果得罪了奉皇帝之命前来督军的黄门侍郎左丰。因为左丰等人的诬告,卢植被下诏罢免,随即押送回京,幸得友人皇甫嵩力保,才得以保住职位和性命。

▲权臣董卓剧照

虽然“黄巾起义”被顺利镇压,然而汉朝的统治危机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以大将军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与以张让等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斗。在何进的邀请之下,军阀董卓以讨伐“十常侍”为名率兵进京,最终把持了朝廷大权。仗着兵权在手,董卓在朝中嚣张跋扈、滥杀无辜,甚至提出要废黜少帝,另立新君。满朝文武皆畏惧董卓势大,敢怒而不敢言,唯独卢植挺身而出,斥责董卓专权。这样的举动自然令董卓震怒,卢植也因此差点掉了脑袋。最后因为蔡邕的保护,卢植侥幸免去一死,但却因此被董卓罢官。

▲袁绍剧照

此后,卢植回乡避祸,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河北军阀袁绍敬重卢植的才学,希望卢植能辅佐自己,被卢植所拒绝,此后卢植也一直没有出仕,直到两年后去世。纵观卢植的一生,功勋卓著、一身正气,而且有着极高的学术贡献,既是能征善战的将才,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在他死后,曹操特地拜谒其墓,称赞“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后世的唐太宗、宋真宗也对其赞誉有加。

▲卢武铉及妻子权良淑

不仅如此,卢植后裔可谓能人辈出,在曹魏、西晋政权中受到重用——其子卢毓官至司空(曹魏),封容城侯;其孙卢珽,曾任曹魏泰山太守;其孙卢钦,西晋时期官至尚书仆射;曾孙卢皓、卢志,都官拜尚书。范阳卢氏的影响力,就这样一直延续到唐朝。在唐朝末年,一些卢氏族人因躲避动乱而前往朝鲜半岛定居,逐渐在当地发展壮大。如今,韩国仍有卢氏后裔三十万人,在政军商界都有他们的身影,前总统卢武铉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