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贤令之辩:或比秦孝公汉武帝高明,郭嘉于禁崭露头角?

2020-12-03 17:41:40 作者: 曹操求贤令之

如此一来,高官门第必然世代都是高官,只要这个循环不被打破,士族门阀就会这么一直存在下去,而且会越来越庞大。而同时士族门阀之间又会不断地强化自我认同,之间相互推举、不断联姻、互为依仗,势力盘根错节。结果就是,权势愈发地向着最顶级的那几个家族集中, 比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皆为四世三公(连续四代人里面都有位居三公的高官)的显赫家族。

(袁绍:咱家祖上四世三公,没办法,就是这么优秀)

在此之前,那些有举荐权的高级官员们又是如何挑选人才的呢?自然是只挑那些将来能利用得上的,懂得投桃报李的,至于这些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WHO CARE!(郡国举孝廉,大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如此一来,举荐人荐主和被举荐人之间,在政治上就形成了主从关系,在私人关系上就情同师徒、恩如父子,一旦被举荐的人如果对举荐自己的人,不再服从、不再顾念情分,就立即会被全体的士人阶层所不齿和抛弃。所以达官显贵和名门士族们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的举荐,逐渐形成了各自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庞大的利益团体。

比如,袁绍当初在讨董卓的时候只是一个渤海郡太守,十几路联军里面州刺史就有好几位,可他依然被其中最为位高权重的冀州刺史韩馥联合众人推举为联军盟主,之所以他能如此势倾天下,就是因为当时所谓的天下名士们十之六七都是像韩馥这样的他们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再看刘备,在他当徐州牧的那一年,把手里仅有的一个推荐名额给了袁绍的儿子袁谭,草根出身的他就是这样挤进了这个天下共主的小圈子,从袁绍的手里给自己买了一条救命的后路。后来,在建安五年他被曹操击败后随即投奔了袁绍,受到了袁绍袁谭父子隆重接待。(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就这样,地方士族大姓联合了中央的公卿大佬,基本垄断了官员选拔任用的渠道,为自己不断捞取各种利益的同时也成为了抗衡皇权的终极力量。

所以,当中下层的人上升的途径都被这样的堵死了以后,阶层固化就这么随之出现了。阶层固化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好像也没啥了不起,咱们庄户人家本来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可是对于那些有才能又特别想往上走的人来说,那就只好不走寻常路了。500多年前秦孝公的求贤令说:来吧,只要你有本事,跟哥干,哥给你股份!(吾且尊官,与之分土。)300多年前汉武帝的求贤令说:来吧,只要你有本事,跟哥干,哥让你作COO、CEO!(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然而那都是只有高门大姓的士族才有资格去应聘。而如今曹丞相的求贤令说:来吧,只要你有本事,跟哥干,哥不看你出身,咱们一起来打碎这万恶的旧制度!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一听,立马就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我的天,我们草根也终于可以逆袭了,这特么才是我们要誓死追随的人!于是,张角这样的人在曹操的地盘上就再也不会出现了,这种内乱的根源就被掐死了。而他本来就占据着领导中央的大义,现在又打出了“唯才是举”这张牌,那么对于在被孙刘占据的南方地区里的那些无论是心向朝廷的士人官吏、还是寒门庶族中的有才之人,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抓牢自己的基本盘,分化瓦解对手盘,这天下就会愈加的稳如泰山。

现在又要问了,难道曹操以前就没看到这种选官制度的弊端吗?难道他只是在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要“唯才是举”的吗?那怎么可能呢。看看他自己,对别人而言几乎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他在20岁的时候就做到了(年二十,举孝廉为郎),这真的是因为他天赋异禀、霸气不停外漏,年纪轻轻就有了“治世之能臣”的评语,让人一定要赶紧把这颗好苗子举荐给朝廷吗?是谁这么慧眼识才啊?谁是他的举荐人啊?不是别人,正是他当太尉的老爹。再看看他的五子良将,于禁和乐进都是没有丝毫身份地位的平民,在投身军旅之后,因为战功一步步被提拔起来的,张郃、张辽和徐晃只是低级的郡吏出身而且还都是降将。再看看他的谋士,郭嘉投奔曹操的时候名声不显、行为不端(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却依然被曹操任命为军祭酒,杜畿、赵俨、王象虽然出身寒微,却早已俱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