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脑洞,如果汉献帝和诸葛亮是同一个人,应该是怎样一个故事?

2020-12-03 21:41:25 作者: 三国脑洞,如

汉献帝刘协和诸葛亮是同一个人,一般人看到这种言论,估计都会嗤之以鼻。他们两一个是曹操手中的傀儡,一个是刘备身后的智囊。一个流转于长安洛阳,世居北方。一个是荆州士族子弟,躬耕南阳,从生到死,都从未有过交集。明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怎么会是同一个人?

当然,从历史上,诸葛亮和汉献帝确实没多大关系。但这个“脑洞”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其一些依据还是颇为有趣。

比如诸葛亮是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而汉献帝刘协,同样也是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因为两人是同一人,所以生卒年一样。

诸葛亮号“卧龙”, 而在我国古代,龙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是皇家的专属物,诸葛亮一介草芥为何敢自称为龙呢?如果诸葛亮不是汉献帝怎么敢如此僭越?只有诸葛亮是汉献帝本人才说的过去。

而刘备沐浴焚香,三顾茅庐,如此态度,只因诸葛亮是皇帝,身份高贵;还有刘备托孤的时候说诸葛亮可取而代之,因为诸葛亮本就是汉献帝,所以有资格当皇帝。

而正因为诸葛亮就是汉献帝,所以他才会明知蜀国与曹魏国力相差巨大,却终其一生都在北伐,那是因为他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还有王司徒被诸葛亮骂得吐血而亡,同样是因为认出了诸葛亮。汉臣见到旧主,羞愧难当,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

以上这些质疑虽然合理,但是细节经不起推敲,更多的是牵强附会。

比如二人的的生卒年相同,这个最多只是一个巧合。毕竟诺大的汉王朝,上千万的人口,出现同年生的两个人并不稀奇,只不过这两个人一个是汉献帝,一个人诸葛亮。由于他们在历史中特殊的身份,而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些阴谋。而且历史记载得很清楚,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10月8日,汉献帝死于公元234年4月21日,时间上相差了半年。

再者“卧龙”一词,在汉朝并不算是忌讳。事实上,在元代之后,“龙”才真正成了皇室专用,正式禁止非皇室成员使用龙的形象。而且还是仅限于形象,对于龙的称呼其实没有多大限制,叫卧龙很正常。

至于什么空城计司马懿见汉献帝不战而退,王司徒遇旧主羞愧难当,那都是《三国演义》里面的桥段,不是真实的历史。

所以,如果非要开这么一个脑洞,那必须是历史架空,其依据应该是《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如果是按照这个角度解读,那么《三国演义》应该是这样一个故事:

建安五年,汉献帝刘协,不甘为曹操控制,只做一个傀儡皇帝。于是与董贵人一手策划了刺杀曹操的“衣带诏”计划。其原计划密令车骑将军董承兵变,诛杀曹操,夺回朝政大权。

但最终事情败露,计划失败,董承及其党羽被曹操抓住。

不过幸运的是,参与计划的刘备逃过一劫。不仅如此,他还偷梁换柱,用一个身形相貌与汉献帝相似的“傀儡”做假,将汉献帝秘密接出许昌。

曹操发现汉献帝逃走后,虽然怒不可遏,但并没有声张。而是将错就错,继续奉假汉献帝为君。他一方面派兵追杀刘备,抢夺真的汉献帝。一方面将汉献帝的近臣、妃嫔全部杀死,以此来掩人耳目。

而当时刘备虽然成功救出汉献帝,但却没能带走任何凭证,无人可以为其证明。且刘备手中实力弱小,无法为汉献帝提供保护。于是他并未将此消息放出,大家都以为,汉献帝还在许昌,曹操得以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边汉献帝在刘备帮助下,离开许昌后,有感于刘备实力弱小,不足以对抗曹操。于是来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虽然愿意为汉献帝提供庇护,但却不愿意起兵帮助汉献帝对抗曹操。

汉献帝建议刘表偷袭许昌,杀掉“傀儡”,揭穿曹操谎言,并以此号令天下诸侯。但刘表年事已高,胸无大志,再加上荆州势力错综复杂,刘表也并无实权。于是他拒绝了汉献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