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修建铜雀台,真的是为了江东二乔吗?

2020-12-03 23:19:10 作者: 历史上,曹操

建安二十一年,此时的曹氏盛极一时,他也打破了高祖立下的“异姓不成王”的规定,一举进入王爵行列,而也就在此时,三台全部修建完毕。

曹操的升迁伴随着高台的竣工,这样的事情难道都是巧合吗?那当然不是,高台代表着特殊的含义,自古以来就只有君主才有资格修建,曹操最后虽然成王,但他同样不够资格,他之所以要违背这个规律,就是想看看大臣们会做出什么反应。

由于这些当时朝中还有众多亲汉大臣,如果“刺激”太过强烈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现象。所以曹操在每发展一步以后就增进了“刺激”的力度,大臣们也在这种压力下逐渐看清了真相:曹氏必然废除皇室,了解了这一点的大臣应该想好该怎么做了,这正是曹操借高台给大臣们提供的选择:归顺还是灭亡。

第二、军事训练。

在修建铜雀台的同时,完成修建的还有一个叫做玄武池的工程,这个玄武池正是曹军的水师培养“基地”。曹操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一统天下的决心,不过当年的水战失利让看清了现实,想要统一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

玄武池工程完毕以后,曹氏水军可以经常在此训练,这时候的铜雀台就变成的指挥场所和物资屯备基地,可以为水军的训练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文人集会胜地。

曹氏家族除了在政治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以外,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人家“三曹”的名声可是非常响亮的。既然他们身上有这么深厚文学修养,那么大规模的文化集会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铜雀台就给这样的集会提供了完美的场所。

据说当时的曹操经常和文臣上台饮酒作赋,除了本人享用以外,曹操在一年中的很多时间中都对外开放这座高台,每个文人都可他登台寻找灵感(类似于旅游景点),很多经典作品也从高台上孕育了出来。

文章开头讲的那篇《铜雀台赋》,就是曹植在登上铜雀台之后的一篇即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