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令,古今有之。
现行通缉令的主要内容有案情简述,通缉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着装特征,通缉对象逃跑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投奔的方向,通缉要求,并附通缉对象的照片。
而古代的通缉令其实大同小异,但由于没有照相机,其通缉令上的照片大都是画像。不过,就算有画像,以中国古代的画像技术,要把通缉像画得像是不可能的,因为通辑像不可能坐在哪里等你慢慢画,只能是找见过通缉犯的人来口述长相,画师画起来完全是凭感觉的。
所以,古代的通缉令上的画像一般都不靠谱。甚至于在宋代以前,由于印刷术并不普及,通缉令一般都没有画像的,主要靠文字描述,常说的“海捕文书”之类的就是现在的通缉令了。
举个例子,汉代甘露二年(公元前53年)由丞相府发布了一个通辑令,通辑一个叫“丽戎”的奴婢,她在三十多年前逃亡,然后隐姓埋名,官府一直未找到。
当年的通辑文书中说,她逃亡时,“年可二十三、四岁”,至今“年可六十”,然后描写了丽戎的长相,“为人中壮,黄色,小头,黑发,椭面,钩颐,常蹙额如颦状,身小长,诈庳少言”。
这种文字描写的通辑令,身材短小,皮肤是黄色,头小而且是黑头发,椭圆形的脸,这种长相满大街都是,怎么找?这种通辑令当然没有什么用,所以找了三十年也没有找到,人早就长变形了,更不可能找得到了。
当然话说回来,通缉令上的描述总归是线索,其对于抓捕罪犯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首先一个原因,古代的人口数量远不如今天,而且人口在各地的流动次数也不怎么频繁,再加上各地区的口音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一个陌生人去了别的地区,那么当地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他是外地人。
那时的通缉令全国发放,虽然只是简单的画像形式,但罪犯的明显特征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国字脸,还是圆脸,再比如脸上有啥特征。在现代的侦查中,画像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
就算画师笔法不行,通缉令画像不太相似,然而对于籍贯、外形特征还是写的很详细的。
大家都知道,古代没有普通话,大家都操各地方言,有着浓重的口音,很容易识别。比如鲁智深是陕西人,一口方言很容易认出来。而当地人口流动又少,发现你的口音和通缉犯的籍贯一致,当然就重点排查你了。再一看,外形特征差不多,就宁枉勿纵,直接抓了。
古代可没有什么人权的概念,宁可错抓没有错放的。所以,通缉犯如果想要流窜逃亡,非常困难。
再者,古代的路引制度也让在逃犯人无所遁形。古人是不能轻易离开自己所在的村庄和城市的。想要外出办事,需要有官方提供的路引。这也让古代的外来人口很少。可以说是十里八村,大家都是眼熟的。偶尔来一个陌生面孔,就十分引人注目,再对比下通缉令上的画像,就能确认是不是在逃的案犯了。
最后,悬赏的钱财足够诱人。
我们在一些电视剧中会看到,通缉令上会附带有对举报者的奖励金,这笔金额的大小根据罪犯的危害程度来设定,一般悬赏金额都不算低。
《水浒传》中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逃走,(官府)行开押捕急递的文书,各处追捉。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形貌,到处张贴。
林冲杀了陆虞侯等人,火烧草料场之后,(官府)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将带做公的沿乡历邑,道店村坊,画影图形,出三千贯赏钱,捉解正犯林冲。
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成功帮助官府抓到罪犯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自己家人再也不用辛苦耕种,这种诱惑可是不能抵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