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早管理宁古塔的官员 是吉林将军 你知道不?

2020-12-04 18:29:28 作者: 清朝最早管理

早在顺治十年(1653),清廷始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一人。

康熙元年(1662)改称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之子巴海为首任。

康熙十五年(1676),奉旨移驻吉林乌拉(又称“船厂”,今吉林市)。

从雍正十三年(1735)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船厂将军三个名称经常混用。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光绪三十三年(1907),吉林将军裁撤。改吉林将军为吉林巡抚,兼副都统,仍驻吉林府。

吉林将军之下分设吉林、宁古塔、三姓、伯都讷、阿勒楚喀五个副都统和珲春专城驻防。

各地副都统的职责是:各守分地,以赞将军之治。吉林副都统与吉林将军同城驻防,辖协领9员、佐领48员、防御22员、骁骑校48员、八旗驻防兵3000余名。

宁古塔副都统升任吉林将军的例子有2例:康熙三十五年(1696)的沙纳海,雍正八年(1730)的常德。

乾隆二十二年(1757),“宁古塔将军”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等地方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吉林省建置时未能称“省”,是因为清代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由八旗驻防,采取的是“军府制”。

而关内中原不同,清政权在明朝政权的基础上,采用“行省制”,即建立了18个行省。

受关内行省制的影响,大约这一年起,吉林将军在给清廷的文件中代称自辖区域为“吉省”,清廷各衙门给吉林的咨文中也约定俗成地称“吉省”。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随着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管理体制和地方官制的改革,设立吉林省。

吉林将军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