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学王羲之,我们在丢失什么

2020-12-05 04:50:13 作者: 大家都学王羲

王羲之《游目帖》

王羲之《兰亭集序》,从文学角度看便充满了对人世、命运的慨叹,书法艺术则不拘成法,点画随心所欲,结字率意多变。当然,文人骨子里的气节俱在。观王书手札,如《初月帖》、《频有哀祸帖》、《得示帖》等,皆落笔风雨,不拘一格,而点画俱佳。这种不经意而皆精心的创构,正是魏晋文人功力弥深,又向往自由、自然的心灵写照。

对照王羲之作品之中蕴含的文化与美学情愫,后人的亦步亦趋则多少有些粗浅与守成。文人自有追求雅的心态与目标,但并非只有温文才能成雅。文人本性更多属于艺术家,而非政治体制下唯命是尊的信士与工具。故如从温文尔雅的角度看王书手札的奇峻与跳掷则似不能对应,尽管王书的奇峻与跳掷之中不乏正气与规则。

王羲之《上虞贴》

拿赵孟頫手札与王书作比,雅似乎更多地站在了赵书一边。但王书的复杂、微妙与变化,赵书不能及,王书的自由、率真与超脱,赵书不能到,此雅所处的层次可以想见。其实,一定程度上,甜滑、平正、媚弱或可以看作是趋雅的某种基本形式。这非唯赵书如是,历代学王书中亦不少见。当然,刻板、教条者应予剔除。

王羲之将魏晋士人高贵而洒脱、中规而放意的风骨完整地表现在他的日常书写中,这是书法艺术自觉的极好证明。今人若不从其形式中蕴含的文化意识去考察与学习,而时刻拘泥于一点一画的规则与要求,则与王书的境界相去远矣。

王羲之《兰亭序》古临本局部

空间感的失落

在《王羲之书法解析》一书中,笔者详尽阐释了王书的结构性及空间意识。笔者以为,王羲之对结构形式的敏感及对空间书理的领悟与实践,正是其破古开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凡有创新意识的书法家,空间结构往往成为其实验场。

王书的空间美感,主要表现在整体架构的形式意味,即其章法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而完全不同于后世有些学王书家千篇一律的“抄写”方式。这种有意味形式首先落实在单字上。以《集王圣教序》、《兰亭序》为例,一方面,字极具规模意识,即点画、间架楷则森严,正气凛然;另一方面,通过某些点画的倾侧、挪让、断连、伸缩、并合等方法,将“奇”注入“正”之中。如《集王圣教序》正文首字“盖”,通过第二横、第三横画的欹侧(尤第三横)将字挑活,一方面使字中四横画写法各各不同,同时,正由于第三横画的上倾,使结字打破了平匀。再如《兰亭序》首字“永”,左边横、撇画的紧靠及右边撇、捺画的分开,使字本来极易平均化的间架一下子产生了疏密感,又通过左横上倾幅度加大及右捺重心的下沉产生平衡。这种出奇入正的手法正是王书结构的别致处。《兰亭序》数百字及《集王圣教序》数千字,几乎每字都可举出这种变化的手法,可见王羲之求奇、求变心理之深刻。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当今学王流行书风,对王书传统空间形式之悟解,显然不够透切。惯性的用笔造成同类点画之形态单一雷同;单字结构的定势使作品上下前后缺少起伏;抄写意识注定作品与作品之间难以在面目上拉开距离。这些,皆因今人对空间形式练习不足、观念不到所致,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作意识、创造意识、创新意识不足,即书法家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不全所造成的。

王羲之作为历史上的书圣,光耀千秋,谁都不怀疑他的历史地位与功绩。对于每一位学书者, 能够深入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用笔、结构及风格意识,无疑能提升自己的传统书写能力及创造能力。但这不等于说,王书便是传统的一切。即使就学习王书而言,如果我们能够从三代而下,将甲骨、钟鼎、秦篆汉隶都有所体验,于理解与吸收王书又何尝无益?!更何况,王书之外的这些(当然还有其他)传统亦巍峨锦绣、玄深莫测。王书有如山峰之巅,但当我们站在峰顶,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及无法预测的海底,我们又作何联想?我们惟有深入大海探知奥秘,才可感受其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