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呕心沥血建立的东吴,竟然灭亡于混乱不堪的宫斗

2020-12-05 10:31:18 作者: 孙权呕心沥血

孙权呕心沥血建立的东吴,竟然灭亡于混乱不堪的宫斗

从历史角度上看,太子失位或者太子死掉,都会引发一场动荡,动荡大的会危机朝政,甚至国家的存亡。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把康熙末年弄的一团糟;比如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去世,引发的动荡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而使朱允炆的王朝被灭。今天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三国中的吴国太子相争。也间接地导致东吴走向灭亡。

我们说,东吴孙权可谓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雄主,他用“以守为攻”的战略,在三国中立与不败之地。本来从气势上输给蜀汉,可孙权以他的不老之躯硬是熬死了蜀汉。而且顽强地和曹魏成对峙而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后期,不得不说,孙权是最璀璨的一笔。可暮年的孙权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储君的问题,没想到没有处理好,让他呕心沥血创下的大好河山被西晋被统一了。

公元241年,孙权遭受了有生以来的重创,他的太子孙登染病去世。这让他非常痛苦,这些年征讨战争,心爱的大将损伤无数,他悲痛过,可也没有失去儿子孙登痛苦。因为儿子孙登可以继承大统的人。不但聪慧,而且仁义,文韬武略一点不输自己。可惜,一场急病就把他个接走了。孙权明白,自己年迈,需要一个接班人。丧失太子让孙权遭受了心理上极大的打击。这样,不得不考虚重新物色储君人选。

而孙权不知道,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已经蠢蠢欲动,孙登的离去让他们都有了机会。大臣们也谋求“推举之功”,好在日后某得一些利益。就连后宫的妃嫔都参与进来。于是,血腥的后宫之争便开始涌动了。已经感觉到了后宫的暗流涌动,孙权更加焦虑。为了不让这种势头覆盖了国事,于是,在孙登失去的第二年,孙权毅然地封孙和为太子,一杜绝别的念想。

实际上,孙权这么安排,也是被后宫的王夫人所左右,因为孙和是王夫人的儿子。王夫人是嫔妃,也就是贵妃。实际皇后潘淑是有儿子的,叫孙亮,可孙权不喜欢。而且不仅日此,还把王夫人的另一个儿子孙霸封为鲁王,也养在宫中。孙权对孙霸有点偏爱,这让孙霸有些错觉,之要把哥哥孙亮弄下储君之位,那皇上就是他的。这样,两宫夺嫡的势头已经形成。也就开始了残酷的两宫之争。

实际上,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对这里段没有详细描写,实际上的两宫争夺,非常的惨烈。以致让功高盖主的老臣陆逊不自觉地卷入其中。成为宫斗的牺牲品。当时的东吴朝廷,已经形成一种趋势,大臣们都争先排队。几乎都跟赌博一样去压筹码。特别是士族大户,还有年轻的朝臣把这种站队当成一个机会。乐此不疲。有人站在鲁王这里,有人站在太子孙和这里。而且相互对立,两党水火不容,哪怕是政见上,也成鲜明对立。陆逊对太子之争是保持中立态度。并且不让自己的亲戚参与其中。可太子在争储中落得下风,就亲自上门找陆逊为之说话,这让陆逊很为难,但还是给说话了,几次和孙权说了太子的事儿,孙权以为陆逊偏袒太子,当即发怒。在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废除了太子,赐死了鲁王孙霸,立孙亮为太子。陆逊被赶回家中,郁郁而终。

孙权去世,孙亮当上了皇帝,可后宫的争斗并没有结束,也可以说后宫的混乱却刚刚开始。因为孙亮才十岁,辅政的有三人,一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还有孙权的本家孙弘和孙峻。不是别人,这辅政的三个人为了争夺权力,诸葛恪杀死了孙弘,压制孙峻,总揽朝政。这年北伐大败,后被孙峻所杀。这回孙峻独揽大权。这个孙峻非常残暴,杀宗室,除异党,弄的朝廷乌烟瘴气,人人自危。这让吴国的国运一下衰弱,人才凋零。孙峻死后,把权力交给了堂弟孙綝,孙綝更残暴。已经危及到皇上孙亮的地位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