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古人宫怨诗往往隐藏着这种含义

2020-12-05 10:29:15 作者: 承恩不在貌,

前言

前几天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古诗中,哪首诗描述了后宫失宠的生活?你对这些诗有什么独到见解?

描述后宫失宠生活的诗,也是旧体诗中常见的题材,这类诗叫作宫怨诗。这一类诗词除了表面的意思以外,往往会有更深一层的含义,用来代表君臣之间的疏远, 怀才不遇之人借这种题材来表达自己的失意。

一、个人的真实感受

有的宫怨诗,是写个人的真实感受。 孟棨的《本事诗·情感第一》介绍了两首诗。

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①,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诗人顾况(跟白居易开玩笑居大不易的那位)在洛阳的上阳宫外游玩,流水从宫墙内飘出来一片梧桐叶,上有一首诗云: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于是,顾况也写了一首诗,然后跑到上游放入水中,让梧桐叶流入了宫中。十几天后,有人在下游又得到了一片梧桐叶,上有诗云: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有宫人作诗云: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旧唐书》的宦官传中介绍,开元、天宝年间,各地行宫的宫女总数加起来超过了四万。

但是皇帝只有一个呀,大多数的宫女只有孤独地度过此生。元稹曾经有诗云: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

也有些地位不高的宫女受到宠幸而生子,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例如明朝一个泥瓦匠的女儿李彩凤,是裕王府(明穆宗朱载垕)的一名使唤丫头。后来却给朱载垕生下了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但是更多的宫女并没有这么幸运, 即使是皇帝的妃子甚至皇后,都有可能失宠。例如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冷落以后,甚至要找司马相如千金买赋,希望再次挽回汉武帝的感情。陈皇后因为骄横、无子与巫蛊被废黜,在长门宫独守冷宫不久去世。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是有名的才女,后来失宠还写了一首《团扇诗》。

二、男性诗人代写

叶嘉莹先生说道这类诗的时候,解释说:

唐人的宫怨和闺怨诗中所叙写的女性,则大多亦为在现实中具有明确之伦理身份的女性,其叙写之方式则大多是以男性诗人为女子代言之口吻出之,这是再一类女性之形象。《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

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之二》,则是男性诗人以女性角度写的一首宫怨诗。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昭阳是指昭阳宫,汉成帝宠赵飞燕,为其建昭阳宫。后来赵飞燕成为皇后,昭阳宫成为后宫正宫。

这首诗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团扇。

赵飞燕受宠,而班婕妤则失宠,于是班婕妤做了一首《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首诗属于上面文章第一部分介绍的诗人写“个人的真实感受“ ,这首《团扇诗》使得团扇后来成为是这类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三、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说道团扇的含义,先了解一下叶先生关于宫怨诗还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女两性因地位与心态不同,故男子难于自言其挫辱被弃。乃使得男性诗人不得不假借女性之口以抒写其失意之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