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何能篡夺曹魏政权?和培养的一种人有关,何种人如此厉害

2020-12-03 09:40:01 作者: 司马懿为何能

司马懿出生在公元179年,他是今天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司马懿出身比较好,他是士族出身,在我国的三国时期,司马懿是非常出名的,他是我国三国时期非常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晋帝国的奠基者。

在曹魏政权时期,司马懿就是非常厉害的,他出任过大都督、大将军,还被曹魏政权封为太尉、太傅的官位,曹魏四代君主都有司马懿辅佐过,在曹魏政权的末期,司马懿直接控制了曹魏政权。

说到司马懿,此人是以善谋奇策出名的,这种闻名主要是他在战争中的表现,对曹魏而言,司马懿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两次率领曹军阻击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司马懿除了和诸葛亮对决外,司马懿还曾经远征辽东,司马懿除了军事才能突出外,此人在治理国家方面也非常厉害,特别是在屯田和水利方面,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司马懿死后,因为司马家族已经崛起了,所以他的名号也是非常多的。在司马昭称王之后,司马懿直接成为了晋王。司马炎当上皇帝后,司马懿再次升级,成为了高祖宣皇帝,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晋高祖和晋宣帝。

同诸葛亮对阵五丈原

公元234年,也就是青龙二年的时候,诸葛亮率领十万蜀军从斜谷出发攻击魏军。当年四月的时候,诸葛亮就到达了郿县,并在渭水之南驻扎。司马懿这时候奉命阻击诸葛亮,并率领士兵渡过渭水,背着渭水筑起堡垒迎战诸葛亮。

司马懿的这一策略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当时很多将士认为,应该隔着渭水这个屏障和诸葛亮相持,这样等诸葛亮耗尽粮草自动会退出,当时司马懿坚持要渡过渭水。司马懿的理由是魏国良田都在渭水之南,这是兵家必争之地,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

司马懿剧照

史书记载:“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最后在司马懿的坚持下,魏军渡过了渭水,背着渭水和诸葛亮面对面的对抗。

即便如此,司马懿的决策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当时的郭淮就认为,我军一旦在渭水之南驻扎,诸葛亮必定抢占北原,这时候蜀国国内的臣民会丧失进攻的勇气,对国家是极为不利的。

这一建议得到了司马懿的认同。可是诸葛亮并没有进攻北原,他最后率领大军西进,从而围攻西围。对于诸葛亮的这一举动,郭淮认为,诸葛亮是虚张声势,他的目标不是西围,而是阳遂,果不其然,最后诸葛亮进攻的就是阳遂,因为司马懿在阳遂提前有准备,所以诸葛亮进攻阳遂的目标没有达成。

总之,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是非常吃力的。而五丈原之战也成为蜀魏交战的一个转折点,诸葛亮在五丈原苦苦支撑,最后依旧没有取得成功,最后诸葛亮还病逝在了五丈原。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天下无敌,从此再无对手,他的家族渐渐崛起了。

司马懿剧照

战功成就司马懿,司马家族渐次崛起

司马懿的崛起,和曹魏政权的没落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和该家族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为了篡夺曹魏政权,司马懿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培养特殊人才。

根据《晋书》的记载:“帝(司马师)养死士三千,散落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从这段记载来看,司马懿家族在背后早已有预谋了。而《晋书》中也描述,司马家族在高平陵政变中取得成功,这些死士是功莫大焉的。

那么,死士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这种特殊人才也是很好理解的,从“死”这个字我们就能够看出来,这些人和现代战争的敢死队差不多,也就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要献出生命的人,这些人都是司马家族的忠诚追随者,他们忠于司马懿,忠于司马家族。

司马懿剧照

严格训练死士,由司马师统一领导

三国是一个非常动荡的年代,“千里无鸡鸣”说的就是三国的动荡和混乱,这种社会环境,让司马家族有了培养死士的社会基础,无数人为了活命不得不选择当兵,因为不当兵就会饿死,所以很多人被挑选出来,成为了司马家族的“特种兵”,也就是所谓的死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