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的重要性,南宋与北宋的灭亡

2020-12-07 14:30:33 作者: 以史为鉴的重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封建王朝的头号''大敌''多出自于帝国内部。虽然也时常有外患危及帝国的国祚,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封建王朝的外围环境都是比较稳定的。

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北宋帝国和南宋帝国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二者在建国后不久,其周边地区就出现了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两宋的国祚较其他封建王朝来说也相对较短,其背后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而两宋君主联强攻弱,却是二者走向毁灭的相同因素。

上图——北宋疆域示意图

一、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又一次重蹈覆辙

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带领女真人脱离了辽国的控制,并建立起来了独立的国家。在此后的时日里,金国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疆域面积也同步得到了扩大。在金军的攻势下,辽国的版图一再缩水,曾经辽宋对峙的局面也被彻底打破。

上图——金国崛起前辽国疆域示意图

当北宋君臣开始重视起金国之后,便向其抛出了橄榄枝。愿意与金结为军事同盟,从两个方向夹击辽国并使其彻底灭亡。双方约定,北宋将在辽国灭亡后获得燕云十六州。但可惜的是,金国并未履行诺言,北宋君臣的计划就此''打了水漂''。对此,《金史·本纪·太祖》中曾经有过相关记载:

二年正月庚寅,辽双州节度使张崇降。使散睹如宋报聘,书曰:''所请之地,今当与宋夹攻,得者有之。''

上图——宋金海上之盟示意图

当蒙古人崛起后,南宋君臣又一次对蒙古人产生了幻想。认为在与蒙古联合并灭亡金国之后,南宋就可以从蒙古人手中得到北宋故土,从而完成''光宗耀祖''的伟业。最终,南宋君臣也为自己的''小算盘''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使本可以向后延续的灭亡之期早早到来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以史为重,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必备的思想以及''必修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这些封建君王们便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避免自己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重蹈前人的覆辙。

但是很明显,宋帝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尤其是南宋君主。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应当教会了北宋君主如何联弱抗强,以此来为自己谋取一定的生存空间。而北宋联强抗弱,最终导致金国独大从而进一步引发北宋帝国早亡的事件,本应当也给南宋君主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但宋帝仍然故技重施,最终重蹈北宋覆辙。实在是过于''愚蠢''。

上图——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

二、又一次误判三国形势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辽、宋、金三国对峙时期的局势。因宋辽两国领土的一部分是直接接壤的,这也就意味着只要辽国行事周密,就可以随时将大军集结在辽宋边境并对其发起突击。对于军力相对较弱的北宋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

再让我们来看看蒙、宋、金三方对峙时期的形势图。与辽、宋、金三国对峙时期局势不同的是,蒙古并未位居金国的东侧,而是居于金国的北侧。当时的东北地区虽然已经被契丹人所控制并倒向了蒙古一方,但是东北地区产生的压力都直接落到了金国的头上,南宋并不会因为北方形势的剧变而受到多大影响。

上图——蒙、宋、金三方对峙示意图

从两个对峙时期的局势来看,辽国明显对北宋帝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而蒙古和南宋之间因存在着疆域颇为广阔的金国,因此金国就承担了全部来自北方蒙古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南宋有血海深仇的金国无疑成为了''守护''南宋国祚的最后屏障。简单来说,就是金国不亡,蒙古是无法触及南宋帝国的利益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