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办了亡国之君崇祯的后事历史根本不会留下赵一桂的名字

2020-12-07 18:30:50 作者: 如果不是办了

在今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朝诸帝陵中,有一座最小的帝陵曰思陵,这里边掩埋的是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还有他的皇后周氏、贵妃田氏。说起思陵的制作总共阅历了三个阶段,其间所产生的故事令人感叹,直到今日它还在那里静静的倾诉世事之变幻无常、情面之冷暖。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带领几十万起义军兵临北京城下。走头无路的崇祯皇帝此刻已是呼天不该,叫地不灵,连自己亲身鸣钟招集众臣竟无一人到来。就连他的三个儿子去投靠外祖父周奎家,听凭他们怎么呼叫底子没人理睬这三位遭难的皇子。崇祯曾企图去成国公朱纯臣寻求协助,谁知这位永乐大帝的靖难首功之臣朱能的后人直接给主子吃了个闭门羮。自知大限将至的崇祯在手刃几位妃子和两个女儿后苍皇逃上煤山,不幸当了十七年皇帝的他此刻只要宦官王承恩一人陪伴着他这个孤家寡人。为了免遭被俘受辱,崇祯在留下遗书后和王承恩双双自缢。

五天今后,遍寻崇祯的农人军将士才在煤山发现了他和王承恩的尸身。他们将崇祯的尸身和自缢在宫中的周皇后的尸身一起停放在东华门外,任由臣民前来祭祀。不幸的事是他们的尸身除了他们的三个儿子来祭拜以外,只要襄城伯李国祯一人过来,那些从前官高位显的前明大臣们生怕避之不急。世态之冷暖由此可见。

为了安慰前明臣民,李自成指令安葬崇祯帝后。指令是下了,但这位乡巴佬不想掏一分钱为他们下葬。昌平州授命安葬帝后,但州里也拿不出一文钱,幸而昌平州吏目赵一桂想出一办法,便是由他出头去募捐。通过一番说教,先后有十人尚存天良,他们总共征集了三十五千文(折合白银233.6两)。这尽管仅仅小善举,但前史记下了他们的姓名。他们依次是赵一桂,孙繁祉、刘汝朴、白绅、徐魁、李(缺名)、邓科、赵永健、刘应元、杨道、王政行。

这点钱底子不行干什么,所以赵一桂又想出一法,他们打开了死在明亡前崇祯帝宠妃田氏的墓,然后将崇祯帝后的棺材放了进去。因为崇祯有棺无椁,赵一桂又指令工匠们把田贵妃的椁放在崇祯的棺上。然后他们点起长明灯,由赵一桂牵头搞了个简易的吊唁活动。

他们出来后,因为需要给墓封土,但征集来的钱现已花光,没钱工匠们死活不干,成果赵一桂又掏出五两银子,这才完成了崇祯帝后的简略下葬典礼。

清军入关今后,为了拉拢汉族公民,顺治和乾隆两任皇帝拨出了专用银两,先后两次补葺了崇祯帝陵,使之俱备了帝陵形式。一起顺治又指令从头安葬了王承恩的尸身于崇祯墓旁,使之永久陪护着他的主人,并命名崇祯帝后墓为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