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12名帖,无法逾越的书法艺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

2020-12-14 10:31:13 作者: 传世12名帖

1、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 晋代王羲之,行书,纸本墨迹。书札,写自己在大雪初晴时愉快的心境及对亲友的问好。

释文:羲之磕头。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磕头。山阴张侯。 君倩。

2、晋·王献之 中秋帖

《中秋帖》 晋代王献,行书,纸本手卷。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3、晋·王珣 伯远帖

《伯远帖》东晋王珣,纸本,行书。释文:珣磕头磕头,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别离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上三帖为三希宝帖。)

4、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

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诸诗文写的序稿。

5、唐·怀素 自叙帖

《自叙帖(节选)》唐 书法僧怀素 草书,中华榜首草书。自述写草书的阅历和经历,和其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评论。

6、宋·苏轼 寒食帖

《寒食帖》又叫《黄州寒食诗帖》 宋代 苏轼撰诗并手书,墨迹素笺本,行书。书法崎岖跌宕,光彩照人,气势豪放,而无荒率之笔。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 惆怅、孤独感。

7、宋徽宗 草书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著作。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著作,笔势豪放流通,改变多端,趁热打铁,较为壮丽。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创作。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甚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比较,委实手足难分。

《前后赤壁赋》 元代 书法宗师赵孟頫 行书。此帖是赵孟頫四十八岁所书。前后二赋虽为一起所书,但风格稍异。前赋用笔提按崎岖跳动较大,笔道刚毅而略显生涩。后赋用笔温润洒脱,气定神宋,笔道沉实而稍感圆熟。通观全帖,笔力遒劲,笔底生花。细瘦处如画沙印泥,沉厚处若绵中裹铁。方便处牵丝映带可陆断犀象。

8、明·文征明 草书诗帖

《草书诗帖》,明代 文征明 草书绝品,书曹植《乐府》四首。祝允明楷书得益于李应祯的点拨,得欧字之骨,颜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晋人遗意,然后在年轻时就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楷法既立,流溢为行草则布衣之交可观,再加上他疏放不羁的特性,更使他对草书情有独钟,他的草书主要得徐有贞的点拨,由旭素上溯二王,中年今后涉猎渐广,自魏晋钟王直至元之赵孟頫,莫不临写工绝,故其书至晚年时改变收支不可端倪,风骨绚丽,一派单纯纵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