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死后, 曹丕为什么要斩杀被刘备遣去吊丧的韩冉?

2020-12-14 11:21:39 作者: 三国时期曹操

关于曹公身后,刘备报丧的事,有两种记载,且截然相反。魏书记载刘备因丧求好,曹丕恶之,使荆州刺史杀了使者韩冉。典略相反,说曹丕“有诏酬谢以引致之。”而刘备“得报书,遂称制。”关于使者一事。没有明说。我以为魏书的记载更靠谱,《典略》其实不怀好意。不可否认《典略》记载弥补魏国前史的价值,可是涉及到敌我联系,作者鱼豢一向都是坚持爱国主义情趣,另辟蹊径、暗搓搓地抹黑敌国。

典略的记载标明上看魏蜀两边通使问候,其实典略仍是以我(魏)为主、为魏国争法统,并降低蜀汉。咱们现在都知道,刘备称帝是大势所趋,他布衣之交不可能由于有曹丕的答引诏书才称帝,而典略的意图,显着显现刘备心怀不轨。以为刘备称帝本身无合法依据,得到曹丕的诏书才正儿八经称帝。“得报书,遂称制”,遂字用的真妙。关于这件事的不同记载,郝经以为:此皆魏自诩之辞,非实事也。昭烈与操、丕势不两立,方讨贼修正,岂吊祭致贡,与修好乎?

依照魏书的记载,曹操刚死。两边刚大战过,刘备吊祭实在是不怀好意。其时究竟汉室仍在,刘备吊祭名义上的使者应该朝见汉帝,且刘备吊祭的表奏内容咱们不得而知,刘备在吊祭中道贺国贼曹操去世也不一定。所以到底是真吊祭仍是假吊祭也不好说。

我个人以为刘备吊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点不在于吊祭,借着吊祭的名义向汉帝传达某种消息或政治诉求才是其真实意图。这恰是曹丕不能容忍的。有人猜想或许是联合魏国伐吴,刺探曹丕情绪。可聊备一说。

蜀汉一向都是以兴复汉汉室为政治标语,这和刘备汉朝宗室的身份有关,也和汉室影响力、号召力仍在有联系。鉴于曹操挟皇帝利令诸侯的巨大政治优势,以兴复汉室作为旗号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群臣的拥戴下进位汉中王,给汉帝刘协上表:

只有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栽赃,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窝囊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孤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

叙述曹操的罪恶,视曹操为摧残皇后皇子的国贼。一起大谈西周封建同姓诸侯卫社稷和西汉吕氏乱国宗室拨乱发正的前史,俨然以汉宗室自居。为自己称王供给合法性。既然在建安二十四年就光秃秃标明情绪了,那么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刘备吊祭,身为魏王的曹丕怎么会信任刘备的“诚心”。

襄樊之战前,孙权从前和魏通使和洽,尔后更是上表称臣承受封爵。相对而言魏蜀吴三方,魏、吴的政治联系相对比较灵敏,魏蜀则一向是敌对。另汉中之战、襄樊之战算是加快曹操的去世,依据陆机的《吊魏武帝文》看,曹操在长安就病重了,继续的战事胶着,使得曹操无暇回到邺城,直接在洛阳去世。这或许都是曹丕斩杀使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