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郭家庙碑》
图12《麻姑仙坛记》
图13《多浮屠碑》
图14《大唐中兴颂》
图15《颜勤礼碑》
图16《颜氏家庙碑》
因而能够这么说,从《王琳墓志》到《郭虚己墓志》《多浮屠碑》,颜真卿逐渐建立了其用笔的典型办法,也建立了其点画形状的典型特征,即在点画以丰腴厚重为主,且竖画、捺画特别丰满,用笔则重视起收笔和转机的华饰。从《多浮屠碑》之后,乃逐渐在结体上由“内紧外松”走向“外紧内松”,字形亦在必定程度上由长转方。这几方面一起构成了后世所熟知的颜真卿之风格特征,也便是《宣和书谱》所谓的“闳伟”、“严肃”、“深沉”等特征。(《宣和书谱》卷第三)
二
以上所论是就咱们所目睹的拓本图片所出现的直接作用而言。其实咱们现在看图片所得的“风格”仍有许多地方值得留意。
首要是颜字的巨细。虽然有赖于兴旺的信息途径,时下金石拓片的流播传布比过去要兴旺爪牙,但能看到原石或原拓的人总在少量。实际上前述的几种书迹在字形巨细上相差悬殊,举例而言,依据各书迹全体尺度测算,《王琳墓志》的字径约在2.5至2.8厘米左右,《郭虚己墓志》和《多浮屠碑》约在3厘米左右,《东方朔画像赞》则为大字,字径约在10厘米左右,《大唐中兴颂》的字径更是约在15厘米左右;经过丈量,《颜勤礼碑》字径约在4厘米左右(图17),《颜家庙碑》约在5厘米左右(图18)。字径巨细的悬殊必然会引起用笔上的差异。颜真卿所执之笔当为鸡距笔,朱友舟估测“颜真卿楷书……如《颜勤礼碑》、《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等”“当是鸡距笔的模范著作”,(《我国古代毛笔研讨》)鸡距笔本身为有心笔,“笔头短而尖利,蓄墨量较小”,(《我国古代毛笔研讨》)拿来写窠擘榜书,其必然只能以笔根完结,因而《东方朔画像赞》和《大唐中兴颂》的笔画提按并不似《颜勤礼碑》《多浮屠碑》等中楷那么自若,但其浑茫也恰恰在此。
图17
图18
其次,颜真卿楷书墨迹究竟难睹,《自书告身》(图19)虽然具有必定的参阅含义,但究竟在字法上存有疏忽而难以断为真,(《初果集》)因而咱们可见可信者只能是碑文。但风闻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正波撇,致大失真。”(《海岳名言》)在刻制之时就现已与墨迹有了差异。在之后的年月里,不少碑文会崩塌,阅历风蚀水流,这些也会对碑文的相貌产生影响。二零一九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之际发布了近墨堂捐献的传颜真卿所作《西亭记》残石,(图20)在“颜真卿碑文工作坊”的评论中,薛龙春指出《西亭记》残石“碑阴和碑右侧的字口十分明晰,点画丰满而有矛头”,“碑阳部分则冲刷腐蚀严峻,大部分字口变浅,一些奇妙的用笔改动因为字口边际钝化而无法出现”,但假如不考虑这些要素,那么“咱们能够给此碑各个块面的文字以‘丰满’、‘瘦劲’、‘迟涩’、‘混沌’等彻底不同的风格描绘。”(郭振宇《浙江大学“颜真卿碑文研讨工作坊”总述》)同理,咱们所见的《大唐中兴颂》等摩崖或大字书迹,其原书和原刻的风格,或许和咱们今天所见也大不一样。除此以外,金石传拓中的剔洗碑文等行为也会影响碑文的原本相貌,徐无闻以为“横画较轻细,竖画较粗重”是“颜书特色之一”,“有少量碑因为字很大(如《中兴颂》),或因为再三剜洗(如《颜氏家庙碑》、《八关斋记》),这特色才不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