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书坛上称著一时的“三宋”中,宋克、宋广的书法面貌咱们不生疏,唯一宋璲的墨迹却极为稀有,即便保藏法书名画很丰厚的故宫博物院,也只要他的一通尺犊(见图)和一段跋尾书。
敬覆帖部分
尺犊为《敬覆帖》,行草书十五行,清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中著录,纵26.7、横52.8厘米,本幅上铃有“王望霖印”、“友石”、“项子京家保藏”、“卞令之判定”等保藏印。帖文释为:“琏敬理,别来数日,便觉鄙陋顿生,第不知道何时可见耳。昨日会令娃叔高还,伏审尊候纳福为慰。《潜溪外集》望即授的当人示还,幸勿淹滞,恐丢失难寻也。诅楚文何时可靓。游五泄之兴浓甚,不知何时可遂否,此亦有定数耶?呵呵。灯下草草,不能翔实,尚容面既。四月三日,琏敬覆。”跋尾书在元周朗画杜秋像与康里峨曦书杜牧诗合卷之后,文为小楷,共一百五十余字。
敬覆帖部分
看书法,《敬覆帖》每行多则九、十字,少则三、五字,字体和字距巨细参差,气贯笔连。在运笔上,笔势纯熟,一挥而就,书写极快,趁热打铁,笔划悠扬流通,瘦劲而又遒媚。小楷跋尾书结体正经秀美,用笔度硬,冷静陡峭。书时作者年仅28岁。与《敬覆帖》相较,《敬覆帖》虽无年款,但书法上要老练得多,跋尾书则显得稚拙。
宋璲,字仲晰,浙江浦江人,生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洪武年间官授中书舍人。他父亲便是善于小楷书的宋镰。传说宋镰于“黍上能作字十余”,这虽不甚牢靠,但阐明宋镰的小楷书有着适当的身手。宋璲的书法可谓克绍家风,却并不株守一格。
行草长轴
据解绪的《书学教授》记载:“康里子山在南台时,临川危素太朴、饶介介之得其教授。而太朴以教宋送仲布、杜环叔循、詹希元孟举,介之以授宋克仲温。”由此可见他曾经过危素而得康里峨峨的书法。咱们尽管只见到他的行草和小楷书,但他仍是一个多能的书家,《名山藏》中记载说他:“精篆隶真草书。尝见梁草堂法师墓篆及吴天玺中皇象书三段石刻,观之至忘寝食,遂悟笔法。小篆之工,为国朝榜首。”
小楷
可见宋璲的书法最工于小篆。而且也得力于转机圆劲、笔划遒媚的康里峨峨的行草书。因而宋隧书法的运笔确有独到之处而赢得人们的赞誉。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说:“近代能草书者,吴兴赵令郎昂。公所敬者为鲜于公伯几。稍后得名者为康里令郎山。继三公而作者金华宋仲布,草书如天骥行华夏日新月异,超涧渡险不动力量,虽若不行踪影,而驰骤必合程矩,直可凌跨鲜于、康里,使赵公见之,必有起予之叹。”
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说:“仲布笔法沉顿雄快,兼篆搐、急就之能,不独过程旭、素也。”人们垂青他的书法,正在于他的运笔。咱们看了他的《敬覆帖》,也一定会有方孝孺、李日华他们那样的感触的。在明初,书家们大多仍是沿用着赵孟頫书法的余波,其间也包含着宋璲的父亲宋镰。
敬覆帖全貌
《名山藏》说宋镰的书法“丰体”,这正是受到了赵书圆肥遒媚的影响。康里峨峨在元代佑坛上别出心裁,直接上迫晋唐,学习王羲之父子及虞世南的书法而下启三宋的书风。宋克经过饶介学康里而掺以章草书的笔法,他的行草书多带有隶书意;宋璲则经过危素学康里而掺以篆书笔意。他们都一反其时学赵书的流习,因而取得了这样的成果而被人们供认。
在书法成果上,宋璲是超过了他的父亲的,宋镰对此也很骄傲地说:“老夫名足可传世矣。”当然宋璲的书法也并非完美无瑕,他学得了康里峨峨的笔法,但在书法结体上却又相同犯着康里的缺点。康里峨峨的书法曾被人批评说“结法少疏”王世贞相同也指出宋璲“颇得晋唐人笔,圆熟流便,有弄丸运斤之势,惟结法小疏耳。”